岱庙是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庙宇,始建于汉,拓建于唐宋,金、元、明、清时曾有多次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宋代时的规模。院内随处可见各种不同时代的古建筑、碑刻、古树名木等丰富多彩的文物。其中部分宋代文物遗存历史久远,制作精良,特别引人注目,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环顾岱庙在宋代时的宏大建筑规模、庄重的帝王封禅和丰富多彩的东岳庙会活动,唤起人们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无限回忆。 岱庙建筑于宋代达到历史最大规模,形成了“城堞高筑,周辟六门”的宫城布局。 宋哲宗之时的《东岳庙碑》记:“五岳最巨,而岱为其宗,面命宋臣往视庙貌,撤而新之。……南为台门一,曰“太岳”;为掖门二,曰“锡符”、“锡羡”;直“太岳”为重门二、曰“镇安”、“灵贶”;东西北门为各一,曰“青阳”、“素景”、“鲁瞻” ;中为殿三,曰“嘉宁”、“蕃祉”、“储佑”。旁为殿堂二十有三,为碑楼四,后为殿亭五,……飞观列峙,修廊周施,总为屋七百九十有三区,缭以崇墉,表以双阙,积工五十四万有奇,用钱六千八百万有奇,改作于绍圣四年六月,至今皇帝即位之明年,实建中靖国元年十月告成。”这是岱庙历史上,有文记载的规模形制较为具体的一次大规模的增制扩修。可见,在北宋,岱庙是以“城堞高筑,周辟六门”的宫城的建筑制度来费心营造的。作为岱庙的标志性建筑,现存的岱庙城门是最能体现宋代建筑的特色的遗存。城门的排叉柱结构仍保留了宋代的样式,清理出土的西华门(宋代称“素景门”)龙凤角柱石、官字城墙砖和正阳门(宋代称“太岳门”)门砧石等都堪称宋代建筑珍品。尤其是靠近岱庙西华门门墩左侧1.88米高的角柱石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正面是龙,侧面是凤鸟,与宋《营造法式》中的龙凤图案基本相同,雕刻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时值徽宗,于宣和年间又对岱庙进行了一次大的重修,使岱庙之宫观“土木文采,轮奂崇丽”。《宣和重修泰岳庙碑记》立于岱庙炳灵门北侧,为泰山最大的龟趺碑。是由宋徽宗宣和年间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写的,朝散大夫张崇篆书碑额并书写的碑文。据碑文记载,“宣和四年九月,有司以泰岳宫庙完成奏功,制诏学士承旨,臣宇文粹中纪其岁月。……岁在辛巳,迄于壬寅,诏命屡降,增治宫宇,缭墙外周,岿然如青都紫极,望之者知其为神灵所宅。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楹”。碑文叙述了宋徽宗自从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101年登基后至宣和四年在21年间“诏命屡降,增治宫宇”的情景。从此碑可以看出,岱庙在北宋末年已发展到相当宏大的规模,各种建筑共计813间。这是在哲宗拓修的基础进行的一次大的修葺,自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起,竣于宣和四年(1122年),耗时21年。殿堂房舍由原来的793楹增至813楹。此后,历代也对岱庙进行过无数次的大修或重修,但都未超过宣和年间的规模。 岱庙在宋代有如此宏大的规模,与宋代帝王对泰山神的尊崇有关。《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在岱庙正阳门内西碑台上,是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所立,俗称《祥符碑》。碑高8.2米,宽2.3米,由翰林学士晁迥撰文,翰林待诏、朝散大夫尹熙古篆书碑额并书写碑文。碑文叙述了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和四年不断晋封泰山神的经过。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真宗诏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五月,又诏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使泰山神由“王”变“帝”,把人世间最高的政治地位的冠冕赠与泰山,于是按照帝王行宫的规格来营造岱庙。 宋代,帝王封禅活动仪礼臻于完备,真宗皇帝来泰山封禅,给泰山神加帝号,使泰山神信仰逐步扩大。同时,泰山东岳庙会、各类香社活动也随着东岳庙祀的普及而不断传播,发展成为影响南北的社会风俗。 总之,在岱庙里畅游,我们可以追溯历史,欣赏悠久的历史文化,由衷地唤起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 (赵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