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访著名导演张艺谋:
沉下来只为讲好一个故事
2014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莹

  拍《归来》,张艺谋不急于证明自己,而是沉下来,只为讲好一个故事。取名“归来”,饶有意味。戏里,《归来》关乎男主人公回家,召唤妻子的记忆。戏外,是张艺谋在创作上回到创作的初心。
  由于在《归来》的宣传期里,张艺谋的宣传、采访安排颇满,在本报记者多次努力之下,终于在张艺谋抵达戛纳的当晚(参加戛纳电影节前)完成了此次专访。
谈电影:了无浮华,回归初心
  齐鲁晚报:您曾说过《归来》是一部回归艺术初心的作品。人生就是这样,在每一个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沉淀和故事。那么,在您心中,《归来》有着怎么样的情绪?
  张艺谋:这个电影其实很不好拍,现在外界很多人都说,这是我的回归之作。我认同,这至少是我创作心态的一个归来。
  《归来》是一个很宏大的大时代的背景下的故事,就是想通过一个家庭、一个个小人物之间的命运的关系、故事,去折射一个大时代的东西——伤痛和态度。它是内敛的、节制的、简约的,这在操作上就是一种考验。我必须给它足够纯粹的专注力。
  我很怀念纯粹的80年代,那个时代电影的创作很纯粹。现在单纯地只去谈电影,是很难的,中国在变化,电影的市场在变化,人的心也在变化。但在《归来》拍摄的过程中,我仍尽量地让自己平静下来,纯粹下来,这也是一种磨l炼。
谈演员:好演员私底下会做很多功课
  齐鲁晚报:《归来》的阵容可以说是如今中国实力派演员的阵容,能谈谈电影拍摄过程中,那些让您难忘的经历吗?
  张艺谋:在影片筹备之初,就觉得陈道明和巩俐是《归来》的不二人选,其实闫妮和刘佩琦也是我的不二人选,就是戏份给得有点少。
  一部电影,它的操作期很长,这期间肯定发生很多的事。要说印象深的,应该是在火车站上陆焉识(陈道明饰)躲在火车站的天桥下等妻子的那个,拍逃跑中的陆焉识的那场戏让道明遭了不少罪。拍摄的时候,天气很热,可背景又是冬天,他又穿着大棉袄,不停地来来回回地跑,道明后来都吐了。
  可以说,道明和巩俐两位都是有艺术成就的演员,他们有自我的思考和对角色的认识。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碰撞。其实在原著里,其实是没有音乐上的设计的。两位演员跟我提出来要有一个属于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的音乐的故事,后来的效果也确实很好。
谈改编: 只截取了 小说的结尾部分
  齐鲁晚报:严歌苓的《陆犯焉识》是个宏大的故事,《归来》在拍摄期间对原著的择取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故事?  
  张艺谋:我很希望它是一部很纯粹的没有利益诉求的电影。电影只截取了小说中最后的部分展开叙事,把漫长的历史浓缩到陆焉识“归来”后,也就是在《陆犯焉识》这部小说的结尾的那部分。其实在我第一次看到歌苓的小说的时候,当时作品还没有发表,我很快,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就把它完全看完。那时候就在脑子里有一个想法,就是,拍摄就从结尾开始。从跟歌苓确定要拍摄,到后期签合同,拿版权这一系列之后,有几年的时间,这个想法就一直没有改变。
  我也说过,希望《归来》是一个全新的模样,当然不能排除审查、政治禁忌这些问题,但也不是绝对的,终究是要拍一个与过去的《活着》《山楂树之恋》这种相同题材的不一样的电影。
谈市场:真正的好电影它是隐形的
  齐鲁晚报:中国的电影市场如今是火热的,您对《归来》这样的艺术性很强的片子,是否会担心票房?
  张艺谋:这个我不担心,它肯定是大卖的。中国电影的票房的数字都是不停地攀升,非常快。中国电影市场的总体环境摆在那里,我也说过,以票房为评价标准是错误的,《归来》是一个回归,真正的好电影它是隐形的。
  齐鲁晚报:最后,请您对我们烟台的影迷说一句话吧。
  张艺谋:烟台是个好地方,希望不久后有机会来看看。在这里想对烟台的影迷说的是,感谢大家关注我的新作品《归来》,感谢影迷朋友到电影院支持《归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