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正式永别潍坊市民
消费者如果舍不得电话号码,可以办理携号转网
2014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风靡一时的“小灵通”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本报5月20日讯(记者 丛书莹 秦昕)20日,记者了解到,5月20日,小灵通将正式退出潍坊市场,如果想继续保留小灵通号码的的用户,可以到营业厅依据个人情况办理携号转网业务。
  针对小灵通退市,联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已经跨越到第三代,即3G时代,3G技术具备高速的数据下载能力,能够实现视频通话、无线宽带上网、手机电视等诸多功能,具有小灵通无可比拟的技术和网络优势。相对于3G而言,小灵通所采用的技术已经远远落后,其只是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属于“有限”的移动业务,只能实现简单的语音通话和收发短信功能,无法满足用户多样通信需求,小灵通用户数量迅速减少,从通信技术发展来看,小灵通退市是通信技术的进步,是国家优化通信网络资源的必然选择。
  “相关小灵通通信设备、终端生产企业相继停产、转产,备品备件严重不足,用户手机和通信设备出现故障后维修困难,客观上也导致了小灵通用户的通信服务感知度下降。”工作人员表示,为了向小灵通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同时也充分考虑部分用户对小灵通退网有一个接受过程,潍坊联通公司在最大限度维护小灵通用户利益基础上,按照《电信服务规范》要求,自国家相关清频退网文件下发后起分期分批实施小灵通用户转网,提供多种2G/3G套餐和优惠政策供小灵通用户选择。
  记者走访潍坊多家联通营业厅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市民来营业厅办理小灵通转网业务,有的市民选择把小灵通“消号”处理。
“用了十几年, 不想再换了”
  小灵通机主老李告诉记者,这个小灵通号码自己用了十几年了,非常有感情,现在停用感觉到非常舍不得。
  2002年,小灵通刚开始在市面上流行,做生意的老李就办了第一批的小灵通手机,那时候一个月的话费也就是七十多块钱,老李说,“38元包1000分钟,绑定号码能免费通话。”和当时移动、联通手机一月一百多的话费相比,小灵通算是比较便宜的,深受市民的喜爱。老李也就把他小灵通号码的七位数当成了自己的生意联系号码。
  后来,随着联通、移动、电信发展,小灵通的性价比失去了吸引力,不少人淘汰了小灵通,使用联通、移动或者是电信的手机。使用的人少了,对小灵通基站的维护也日渐减少。设备老旧,信号衰弱,成了小灵通退市的一大问题。
  现在老李使用着两部手机,一部是小灵通,另一部是移动手机。有时候,在屋里使用小灵通打电话能够正常通话,但是一到院子里就会频频掉号,无法正常通话,老李笑着说,“现在有时候就把小灵通当固话使,只能在屋内移动通话。”
  由于信号不好,加上多次传出小灵通退市的消息,2012年老李就到营业厅办理了携号转网业务。虽然信号好了很多,但是给老李带来很多不方便。
  携号转网的号码是一个11位的长号,而已经习惯了使用七位小灵通短号的他,常常记不得自己的长号。而且转网之后发给小灵通的短信也收不到了,只能发给长号短信,老李才能收到,这让他错过了很多短信,这不得不让他随时带着两部手机,想不着自己的长号,就给自己另一部手机发短信,才能知道自己小灵通的长号。
  做生意十几年,老客户都通过小灵通号码联系他,现在小灵通退市了,老李非常担心老客户打不通电话怎么办。“用了十几年了,人也半百了,不愿意再换号了。”老李看着早已破旧的小灵通手机感叹地说。
本报记者 秦昕 丛书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