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茶文化
2014年07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许志杰
  周末闲暇,常去济南的英雄山和药王楼文化市场转转,前些年叫做“淘宝”或者“捡漏”,现在已经被训练出来了,轻易不敢出手,当然,出手必上当。先说酒,老酒好喝,陈酿有味,于是,这里就冒出批量的所谓老酒陈酿,讨价还价买一瓶回家打开一闻,不要说陈香,自来水的味道都没有退去。再说茶,以老普洱居多,在完全臆造的老包装之下,卖家不断重复着听上去似乎还有些道理的故事。其中之一:这是在我们老县长的家里收到的,他准备搬家,处理一批老东西,老普洱只有这三包,是1949年进城时从地主家里缴获的,一直没舍得喝,保存至今。其中之二,这包老普洱是我哥在台湾买的,是1949年一个国军老兵到台湾时带去的,台湾哪有喝这个的,就一直放到现在……总有人相信,一个上午,老普洱就卖没了。花点冤枉钱无所谓,怕的是不懂茶买回去真的喝起来,喝出毛病得不偿失。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喝茶到品茶,再到茶具茶艺茶道,留下了很多值得收藏把玩的茶宝贝。《茶经》中有《茶经·二之具》和《茶经·四之器》,具,主要指采茶制茶的工具。古代采茶的用具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只竹篮,叫做“籝”,通常还被解释为放筷的竹编笼子,估计样子也差不了多少。陆羽时代都是茶饼,像今天的普洱茶饼,为的是便于存放和运输。制作茶饼一个是需要蒸茶用的灶,即锅灶,釜,就是铁锅,还有蒸笼、叉子之类的辅助用具。茶树叶经过蒸青之后,再进行“捣”,茶叶碎烂,装进模具紧压成饼。饼茶成型,但水分很高,需要人工干燥——烘焙。烘茶的工具就是焙,烘的方法是把茶饼串起来:“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道理犹如农村烤黄烟叶,形式像今天露天烧烤的羊肉串,烘焙完毕即可储存了。这些采茶制茶的工具,留存下来的并不多,即使在茶叶博物馆看到的也是复制品。工具本身不易保存容易毁损是其一,还有就是随着采茶制茶半机械化、机械化、程序化的发展,如此简单的工具失去实用意义,慢慢消失了。现在很多茶品都标有“纯手工制作”的字样,不是完全没有,只是多大的比例而已。
  器,则是煮茶和饮茶的用具,《茶经》列举了28种,主要分为生火用具、煮茶用具、量茶取水的用具,还有饮茶、摆设、清洁用具。如今经常看到的就是茶壶、茶碗、茶罐了,其他成为摆设了。陆羽时代所说的煮茶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用茶壶沏茶,也叫冲茶、泡茶,茶具的品质与茶汤的汤质关系紧密。唐代的陆羽说“青则益茶”、“越瓷青而茶色绿”,他喜欢用青瓷碗冲茶。到了宋代,茶碗的色泽从青变成黑,《大观茶论》有“盏色贵青黑”之说。明代又从黑突变到白,“茶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散茶的普及,瓷茶壶和紫砂壶成为饮者新宠,至今不衰,茶器的收藏亦是以此为热点,以紫砂壶价最高,量最大,参入的人最多。
  以云南普洱茶为代表的茶叶收藏,这些年被炒得热火朝天,甚至出现了天价。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可以藏起来,普洱茶也不是在什么地方都适合收藏。从其基本的茶性讲,普洱茶属于黑茶的一种,为后发酵茶,中国独有。黑茶的原料比较粗拉,多是一芽五六个叶,梗茎粗长,成品茶叶色呈现黑褐色,被叫做黑茶。云南普洱茶是黑茶的一种,主要生产地区是思茅,就是现在改名叫做普洱的地方。此茶以大叶种茶树鲜叶制成的晒青毛茶通过发酵而成,分散茶和紧压茶(茶饼),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红褐,紧压茶又有方形、砖型、圆扁形、碗形。普洱茶等黑茶主要销往边远地区,如西藏、新疆、蒙古,以及西亚各地,那时候的交通十分不便,都是用马驮着走几十天甚至更长,才到达目的地。所以,便于储藏和运输,是黑茶类的特点。因于此,普洱茶的收藏需要相应的收藏条件,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气候凉爽干燥,喜饮普洱茶的广大地区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气候条件。现在有一些所谓回流普洱茶,多是来自香港、台湾以及南亚各地,而且年份久长,被茶叶收藏者和喝茶高人视为臻品。殊不知,上述地区恰恰不适合普洱茶的储藏,更不能长期存放,道理很简单,就是气候迥异,在那样的天气条件下普洱茶会变质,首先是发霉,其后是散味。
  喜欢喝酒又掌握了一些酿酒知识的人知道,高度白酒品质最好的时期在出厂后的三到五年,好酒要在这期间喝了,再放品质就会逐年下降。普洱茶之类的黑茶和部分老茶也需要三到五年的储存,达到这个年份内香外溢,味醇色正,营养释放。超过这个时间,就会干燥、味淡、色重,储藏不当者还会发霉变质。因而,茶收藏爱好者,要先给自己这方面足够营养,然后是辨伪存真,去粗取精,适量收藏。某个周末,在济南药王楼古玩市场看到了几小件与茶有关的物品,一个是民国时期的礼品茶纸壳包装盒,品相上好,并不多见。卖家张口200元,这么贵,我话音未落,卖家开说了,你不懂,现在茶文化兴盛,相关的物件一天一个价。卖家接着说,你没看齐鲁晚报刊登的茶文化专栏吗?人家手上还拿着一张齐鲁晚报,本专栏“问茶齐鲁”被红笔圈了起来。我赶紧递上200元,往自己挖的这个大坑里填上一把土,溜之乎也,自作自受呗。
  所谓收藏,历来就是一个愿打愿挨的事,收藏茶文化亦如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