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游客,我们需要改善什么
2014年10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国游客爱出国,仅仅是因为收入增加,精神文化需求更丰富么?细细考虑,还真有些细节是国内景区和其他旅游经营业者需要改善的。
  虽然《旅游法》第45条明确规定了“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但是,大多数旅游景区主管部门并没有给自己管辖的景区真正落实合适的承载量,迄今如何计算和核算景区承载量,国内并没有科学的依据和明确的计算标准。
  因此,《旅游法》第45条规定的景区应当“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便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诸如诸多出现过拥堵问题的景区,在吸取教训后公布了“最大容量”外,其他各大景区在这方面的表现都十分谨慎。一是担心公布的数据不科学,多了或少了都对自身不利;二是缺少计算的依据,一般以历年最大接待游客数记录为依据。这是否科学,还有待检验。
  因此,景区主管部门亟需组织专家研究景区流量计算办法,根据我国游客状况和景区实际,规定恰当的最大容量。同时,诸如故宫等著名景区,更应当尽早采取门票预约制度,并严格执行,逐渐给国人培育这种预约消费的旅游消费习惯。否则,再大的景区也容不下假期那么多人无序的游览。

景区流量控制制度须细化和完善
  我国景区经营者和其他各类旅游经营者,必须真正改变经营理念,把游客真正当作服务对象,从长远看经营效益。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畅通,游客越来越关注旅游体验和感受。通过从网上得到的游客体验和感受信息,游客完全可以选择到那些口碑好的景区旅游,甚至可以到国外旅游。
  因此,当代社会更需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真正的座右铭,而非只是把“顾客是上帝”当作诱导游客前来游览的宣传口号。为什么到桂林阳朔旅游的不少中外游客,宁愿花高价自助游和住在农家院(好多农家院住宿费在每晚千元以上),而不愿报团旅游?为什么那么多外国游客宁愿住在一名叫做“疯子鹰”的外国人开设“秘密花园”(实际是农村破旧房屋改造的宾馆)中,而不愿住在星级宾馆?就是因为他们在这里对旅游有真实的感受,对阳朔有真正的体验。
  那种认为游客交钱到旅行社,就等于万事大吉的传统旅游经营观念,完全是大错特错的。在旅游行业中,游客把钱交到旅行社或酒店或景区,其实才是真正的旅游体验的开始。游客是否能真正有好的体验,不仅在旅游过程中,甚至在旅游结束后很长时间内都会继续发酵,甚至游客会把体验写在网络的微博和手机的微信里,传递到更多人那里。
  所以,当今时代,真正为游客着想,注重游客体验和感受,绝对不应当是经营者的口号,而应当是他们实实在在的行动,甚至应当成为他们的信仰。一些农家乐经营者、一些外国人在阳朔的成功旅游经营,向广大旅游经营者树立了一个良好榜样。
旅游经营者须真正把游客当上帝
  在我国旅游市场上屡禁不止的欺客宰客现象,欺诈游客行为,如果不能有效地制止,每年一定会损失一部分游客,逼迫他们宁愿选择到国外旅游,不愿在国内旅游受气。
  有一位北京学者说,他和朋友到国外旅游,选择国外旅行社,只要到国外机场一落地,就连游客应当从哪个门出来,到什么地方上车等细节,都在旅行行程单上注得一清二楚。在乘车、用餐、购物和游览等各环节上,游客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而这是在国内旅游团中根本享受不到的。尽管外国餐不如中餐好吃,但是人家周到的服务早已超越餐饮本身的价值。
  诚然,没有哪个游客出外旅游一定要吃山珍海味,然而,如果像大多数国内旅游团餐那样,匆匆忙忙用餐,甚至有时饭菜质量不高,数量不够吃饱,用餐环境和卫生条件很差,人声噪杂,到处在大声喧哗,垃圾遍地,这同国外优雅和安静的就餐环境相比,确实形成太大的反差。更不用说,游客在国内旅游,还经常会遇到欺客宰客现象,“天价海鲜”、“天价照相”和“天价购物”等不时见诸报端,甚至游客投诉,在云南还能遇到接待投诉者说游客“不想花钱是不要脸”之类的污辱。能怪部分有条件的游客宁愿到国外旅游而不愿在国内旅游吗?

欺客、强卖行为等须严格禁止
   (作者:杨富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