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雷锋”满街找失联老人
即墨的哥们奔波20个小时,终于找到了老人
2014年10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老太一直拉着周师傅的手表示感谢。  本报记者 宋祖锋 摄
     本报青岛10月16日讯(记者 宋祖锋) 16日下午2点,从临沂坐车来即墨探亲却与家人失联的74岁马老太,终于被即墨雷锋车队找到了,此时200多辆出租车已在即墨街头奔波了20个小时。
  16日上午,记者见到马老太的外甥女刘女士,她正焦急地挨家寻找老人。刘女士介绍,老人15日上午11点左右在沂水县高桥镇坐上来即墨的长途车。“当时是我弟弟亲自把老人送上的车。”刘女士告诉记者,原本当天下午3点就能到达即墨汽车总站的客车迟迟没有进站,直到下午4点多,焦急的刘女士询问车站,工作人员的回答让她大吃一惊,客车下午3点就已到达即墨。
  经多方打听,刘女士得知客车下午3点确实到达即墨但没进站,在离车站不远的一处加油站旁将乘客放下了。刘女士赶到乘客下车的地点,找遍了周围的旅店、餐馆仍不见老人身影,无奈之下刘女士想起即墨雷锋车队在当地做好事是出了名的,大家有困难他们都会尽量提供帮助,抱着一丝希望刘女士拨通了雷锋车队的电话。
  15日晚上6点半左右,雷锋车队的周佳龙队长立即通知车队200多辆在岗出租车帮忙寻找老人,的哥沿着城区每条道路仔细搜寻,不放过一个角落和一条胡同,时刻盯紧马路上过往的每一个行人,与此同时的哥通过对讲机及时通报自己搜索过的线路以避免重复,车队周师傅则拉着刘女士寻找老人可能经过的线路,搜寻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多,此时200多名的哥都忘了工作挣钱的事了。
  16日上午,车队电台仍广播着寻找老人的消息,下午2点,喜讯传来,在城阳一户人家终于找到了失联20多个小时的马老太太。“终于找到了!”周师傅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我以前知道我姥姥在这里做过保姆,也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这里,还真的找着了。”刘女士告诉记者,当她掏钱感谢周师傅时,周师傅婉言谢绝了。
  原来15日下午3点,马老太下车后一直在原地等待,迟迟不见刘女士来接她,她也不知道刘女士的住址及联系方式。老人在青岛没有其他亲戚,只是八年前在城阳一户人家做过保姆,雇主对老人非常感激,经常去沂水看望她。天色已晚,饥寒交迫的老人凭着残存的记忆打车来到昔日雇主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