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女工回乡办场成“野猪王”
年销售野猪200余头,收入近60万元
2014年10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宿咏梅在养猪场内。
   本报记者 陈伟 见习记者 贾威 通讯员 马光仁     
  宿咏梅是济南市742工厂的一名下岗职工,但如今她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状元。自从2011年,她在长清区归德镇翟庄村租用了7亩荒坡地,建起野猪养殖基地。3年来,她的养殖基地不断壮大,现已存栏野猪近600头。目前年销售野猪200头,收入达60万元。

考察市场,决定下乡养野猪
  2004年,宿咏梅在济南742工厂下岗,刚刚失去工作的她一度十分苦恼。丈夫安慰她,家人鼓励她,使宿咏梅有了信心,“人活着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我要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宿咏梅开起了服装店,由于服装店竞争比较大,一度也不好干。
  2011年6月,她听朋友介绍,近几年野猪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野猪抗病力强、瘦肉率高、肉品质好、养殖成本低,效益更好,发展前景广阔,由于野猪肉市场紧俏,因此价格飞涨,比养家猪更胜一筹。宿咏梅又进行了市场考察,决定下乡租用土地,建野猪养殖基地。
  宿咏梅去了吉林长白山野猪养殖基地进行了培训学习,购买了大量有关野猪养殖、疾病防疫等方面的书籍。并且在网上联系了翟庄村的租用土地。宿咏梅贷款并向朋友借款50万元,开始筹建养殖基地,引进野猪100头。

野猪死亡受损失,学习摸索成功路
  首批种猪购进后,由于野猪的野性大、气性大,加上长途运输,再加上缺乏技术,购进的种猪不到半月就死亡了20多头,损失很大,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她是个很大的打击。可她并未灰心,在畜牧局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她上网查阅资料和信息,掌握了一整套野猪饲养和防疫的程序,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剂量,对野猪进行科学防疫,靠着不断学习和摸索,喂养的野猪再没有出现过死亡。

尝喜果,欲带群众一起致富
  与这群野蛮的家伙打交道,宿咏梅可没少吃苦,母猪产崽时,她一连好几天熬夜到天亮,而且特种野猪不像家猪那样温顺,猪有病时操心费神不说,在给猪打针防疫时,还经常发生被猪咬伤、撞伤的事,一年多的苦与累,只有她自己知道。
  宿咏梅的野猪养殖基地规模扩大了,她又专门聘请了一位具有养殖经验的大学生,随时总结养殖经验,探索养殖路子,准备进一步再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周边的群众一起致富。
  去年年底,宿咏梅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由于特种野猪不但瘦肉率高而且肉质鲜嫩香醇,野香味浓郁,脂肪含量低,仅为家猪的50%,营养丰富,含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氨油酸含量是家猪的2.5倍,亚油酸是科学界公认的人体唯一最重要和必需的脂肪酸,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独特的疗效。当2000多斤猪肉上市后,几天之内就销售一空,收入8万多元,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3年多来,宿咏梅的特种野猪养殖场的养殖数量由当初的100头发展到现在的近600头,产品由单一销售崽猪,发展到加工特种野猪系列肉食品等,产品还摆上了城市超市的柜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