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套园村古海泉的传说
2014年10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古海泉”位于章丘市普集镇海套园村的东南隅。泉源百出,至清至洁,一年四季常流不断,涓涓细流向南注入漯河。
  □郑应忠          

  相传在远古时期,此处为一海眼。日夜喷涌,造成水患。神仙就用一口大铁锅把它盖住。泉水只好沿着锅沿,翻着细沙,潺潺流淌。据说明朝嘉靖年间的太常寺少卿李开先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曾在泉北建“三宜楼”一座。他在《三宜楼记》中写道:“普济(今普集)镇之北,园名海套园之北,楼出树杪,是为三宜。地旷而高,楼丽而壮。以地名楼,楼与地两盛……”
  泉畔还有古海庙和镇海楼各一座,古桥两座,分别叫连海桥、马鞍桥。古海泉和两座古桥在清朝道光年间的《济南府志》、《章丘县志》均有记载。连海桥坐落在海东、海西两个大队的分界线上,故名连海桥。此桥在修章邹公路时被毁。马鞍桥坐落在村南,此桥因酷似马鞍而得名。可惜年代已久,“三宜楼”和镇海楼均已荡然无存,只剩古海庙了。
  古海泉出自村东南隅一户民宅的墙根内,泉水清澈,入口甘甜。用此水出豆腐,不仅豆腐出得多,而且口感滑润、香甜可口,与其他用井水出的豆腐比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用此泉水沏茶,茶水甘洌淳厚,清心爽口。四邻八庄常有人来此打水沏茶。饭店的服务员亦用此水沏茶招待客人,客人饮后赞不绝口。经有关部门鉴定,此泉水出自长白山山麓,经过层层岩石滤出,内含多种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绝好的矿泉水。
  泉边时有小虾和螃蟹出没,引得无数村童前来捉拿。泉边长满青苔和水草,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煞是好看。很多妇女在那里浆洗衣服。泉子头上还有三棵大杨树,此树据说是明朝末年一位得道高僧来此云游,看到此处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一穴风水宝地,便亲手在泉畔种下了这三棵杨树,并在杨树附近建了至今还在的古海庙。这三棵杨树经过400多年的生长,到解放前夕已长成粗6米、高几十米的参天大树。此树高耸入云,在10公里以外的王村镇都能看到树梢。一到春天,各种小鸟在树上蹦来蹦去,鸣叫栖息。到了夏天,无数的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树下聚集着很多老人和孩子,在此拉呱、下棋……这样好的三棵大杨树,可惜在1947年被土匪砍杀。后人虽扼腕顿足,但亦于事无补。
  泉北的古海庙,青砖黛瓦,石礅、廊柱垂花雕楣,虽已破旧,但透过其严谨的框架结构,仍能推测出庙宇当年的辉煌。庙内供奉着若干神灵,解放后里面的塑神都已毁坏,人民公社时在此当过大队办公室,以后空闲至今。
  古海泉是历史名泉,为了保护它,村委出资修筑了水渠和塘坝,清理了多年的垃圾,使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泉边的小池塘注满了清清的泉水,鹅鸭在水上追逐,鱼虾在水里嬉戏,沿着沟渠向上走,是青青的草、绿绿的树,鸟儿在树上欢唱,小溪在青草中流淌,置身其中,好像跟着东晋时期的陶渊明老先生来到了“桃花源”中,正是:
  清泉墙根流,
  金银遍地淌;
  人杰地灵处,
  齐鲁第一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