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作坊到跨国企业集团
施恭旗:细心呵护品牌,成为中菲友好使者
2014年10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16日讯(记者 杨擎) 众所周知,“上好佳”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这个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在60年前仅是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菲律宾上好佳集团董事长施恭旗不仅将家族事业发扬光大,也将“上好佳”集团业务拓展到中国。 
  据了解,1946年,施恭旗的父母施阁头、李梅芬夫妇在马尼拉创立了小型家庭企业,主要代理销售淀粉、咖啡等产品。1993年,施恭旗凭着对中国上海的特殊情结,与上海食品杂货公司以及上海虾片食品厂合作成立了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1994年投入上好佳系列膨化食品,并迅速风靡全国。 
  如今,上好佳下属的工厂已达24家,其中3个在菲律宾、15个在中国,上好佳员工已达10500人。截至2006年,上好佳公司累计上缴国家税收达68080.59万人民币。 
  据悉,当“上好佳”牌膨化食品投放于国内市场后,公司陆续开发薯片、糖果、虾片、饼干、巧克力、棉花糖等休闲食品、拓展销售领域。公司总共开发了100多个品种和口味产品,专业的研发和优良的品质等,使“上好佳”系列休闲食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心城市以及小城镇。
  “‘上好佳’寓意为‘最好’。”施恭旗说,2000年,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上好佳”商标为“上海市著名商标”,2004年续评成功。2006年6月,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评定“上好佳”为“中国驰名商标”。
  据了解,自上好佳创建伊始,施恭旗就信奉“顾客至上”原则。“奉献给顾客的,一定是最物有所值、质优价廉的产品!”施恭旗说,消费者忠实于上好佳,上好佳也要忠实于消费者。
  此外,上好佳对于员工十分重视。“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能、获其利”,已经自觉成为每个上好佳员工的行动准则。“我们喜欢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因为在这里能够体现行动的结果和价值。”上好佳员工说,施先生是个非常有人情味、讲感情的老板。
  “上好佳能有今天的发展,完全仰仗中国这片沃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受惠于中国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做企业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饮水思源、回馈社会。”施恭旗表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