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政府埋单为中学配全校医
这一做法在全国尚属首例
2014年11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7日下午,青岛市直属学校兼职校医签约仪式举行。  本报记者 李珍梅 摄
     本报青岛11月17日讯(记者 李珍梅)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学平均600名学生要配备一名校医,而国内学校普遍难达标。为解决这一问题,青岛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学校聘任兼职校医。17日下午,青岛市教育局举行了局属学校兼职校医签约仪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中学配全校医,这在全省和全国都属首例。
  “请学校、劳务派遣公司和校医上台签约。”17日下午,在青岛旅游学校,青岛市直属学校兼职校医签约仪式举行。青岛六中、十六中和工贸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与兼职医生和护士签订了协议。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教育局共聘任了33名兼职医务人员,包含14名医生以及19名护士,将其分配到25所局属学校当中,其余的医生和护士也将于近日签约,并尽快上岗。 
  据了解,此前,市教育局对市直属学校的校医数量做了统计,按照每600名学生配备一名校医的标准,局属学校共需要76名校医,但是目前校医数量却仅有62名,差额14名,同时,还有19所学校的医务室缺少护士。为了破解校医缺乏的难题,市教育局采取聘任兼职校医的形式。
  据介绍,兼职校医来源有三种:一是从近年来学校退休校医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人员;二是从医疗机构退休的医护人员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人员。以上两种人员聘任,学校要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用人协议;三是与社会医疗机构合作,由医疗机构派出符合条件的人员,学校与相应的医疗机构签订用人协议。
  青岛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李彦介绍,兼职校医的工作职责和专职校医一样,工作时间也是全职,不同的是没有学校的编制。各学校所聘兼职校医经费由市教育局按每人4.8万元/年的标准拨付给学校,由学校拨付给劳务派遣公司或社会医疗机构,再由机构支付给个人,经费专款专用。青岛的这种做法走在了全国前面。  
  据了解,下一步青岛市各区市将借鉴市教育局的做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