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要慷慨、正派、有服务精神
看《家有四男》,听梁鹤年谈育儿经
2015年05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学什么要看孩子的兴趣”,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年轻的父母面对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时,常陷入两难,不想让孩子有太多压力,又怕孩子落后于别人家的孩子。近日,三联书店出版的《家有四男》一书,或许能为焦虑的家长们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梁鹤年教授是加拿大籍华人、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院长,在《家有四男》中,他回顾了夫妻二人的育儿心得,也通过自身实践展示了人与周遭的相处之道。
  梁家有四个男孩。老大有病,不能控制手足,整天撕扯衣服,终生难愈;老二性子温和,不是家里最聪明的;老三非常聪明,幼时却缺少自信;老四热情单纯,爱交朋友又常交上损友。
  乍看起来,这四个儿子都让人不太省心。梁鹤年相信“爱”才是教育之本,把好的东西注满心孔,使不好的东西无孔可入。
  老大七岁那年被诊断有抽动症,不能自控地打嗝、怪叫、抓脸,一度被校方要求退学。梁鹤年夫妇也曾患得患失,好在很快解开了心结,付出更多爱和信心,也激发了老大的自信,“如果他看到父母对他的情况有信心,他就不担心了。他就养成一种对父母的信赖,这是自信的开始。”
  梁鹤年认为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而人格是后天的,父母的责任便是为孩子性格的正面发展创造空间,助孩子成人。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他的四个孩子,老大坚强自信,终成大学教授,娶到聪明漂亮的教授妻子,同时创立了一家男装网站;老二善良和顺却不懦弱,最被人尊重,念书总是第一名,考上医学院后,选择为穷人服务;老三聪明却不傲慢,后来从牛津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老四热情却不盲目,慷慨大方,几乎“人见人爱”。
  四个孩子,统统算得上“成功”。但梁鹤年在受访时表示:“我从来没有追求孩子的成功,假如要我在一个好人和一个成功的人之中选择,我宁愿他做个好人。”
  “没有纪律的兴趣不会长久,没有纪律的自由只是胡来。纪律是持之有恒,否则一事无成;纪律是正误分明,否则糊涂一生。天下所有孩子都易闷、厌旧、怕输。小时不矫正,大时改不了。纪律是良方。”书中写道。
  梁家四个男孩钢琴都弹到了皇家协会的十级。梁鹤年认为,孩子的兴趣也必须要靠纪律来培养。另一方面,男孩子最重要的品质是纪律,钢琴是培养纪律最好的工具。
  梁家的家庭教育强调孩子要自觉尽全力兑现诺言。“他们要清楚:我有自由度,但一定按照自己答应的从一而终。比如练钢琴到后面可能会有急躁思想,但‘我答应过爸爸,答应过我自己,一定要练到十级八级’,某个程度来说是一诺千金。一诺千金的过程里,很多时候肯定有困难的。这就是纪律和任性的区别。纪律就是坚持,是一种精神。”梁鹤年在受访时表示。
  梁鹤年的教育理念是融汇东西方文化的,外人看起来有些保守,但又十分有效。比如家里不买电视,讲究“从一而终”,后来都被证明很利于孩子成长。当年在老二的婚宴上,他传下“家训”:“我家四个男孩要做四个好男人。好男人要慷慨、正派和有服务精神。”
  梁鹤年希望,把东西方文化中好的东西,都用在孩子教育上。梁鹤年表示:“在家人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我们用的是中国的思想。很多时候我说,我是有方向,没目的,走多远是多远,但是方向要清楚——就是让他们做个好人。在因材施教上,我们的做法有点西方的味道,每个孩子的材料都不同。我们看材料‘雕塑’他们,一方面做个好人,一方面做个快乐的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