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曾祖父
2015年07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友梁
  我家的老宅过去是一个四合院,北方农村典型的建筑布局。在北屋正对门的墙上有一幅书法中堂,龙飞凤舞地写着一些大字。中堂的左侧,悬挂着两张人物画像,一位是我的曾祖父,另一位是我的曾祖母。曾祖父头戴一顶黑色瓜皮小帽,面带微笑,清瘦的脸上布满皱纹,眼睛不大却很有神,颌下留着一绺花白的山羊胡。我仅仅是从这张画像上认识的曾祖父,因为他老人家去世时,我只有两岁,没有丝毫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家人及周围一些长辈的叙述中,曾祖父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渐次清晰起来。
  曾祖父徐延彬,生于19世纪末期,卒于1973年。他少年时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字,却没有考取任何功名,偏安于家乡,做了20多年的私塾先生。老家的三间南屋,当年便是曾祖父开办私塾的地方,三里五村很多小孩来此上学。那时只是象征性地收点“学费”,有钱的拿点钱,没钱的送点粮食,家庭困难的只要爱学习,曾祖父也收下。曾祖父人如其名,文质彬彬,和蔼可亲,但管教学生却非常严格。他一生信奉“板子不响,学问不长”、“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那些调皮捣蛋、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最常用的惩罚方法便是用戒尺打手心,还不许哭。临近中午或傍晚,偶尔从我家里传出“啪啪啪”的响声,在大街上都能听得见(我家紧靠大街)。这时,大人便吓唬小孩子:“先生又开打了!你若不好好学,先生也会打你的!”这种被现代人认定为“体罚”的教育方式,在那时却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人反对,更没有人告状。相反,挨打学生的家长会邀请先生到家里做客。当然,不善饮酒的曾祖父一般都会婉言谢绝。父亲便是跟曾祖父接受启蒙教育的,他说小时候因为怕挨打,学习特别用功。现在他已年逾古稀,仍能熟练地背诵《百家姓》、《千字文》的大部分段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在曾祖父的一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对我们几代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常教导家人在生活方面要勤俭节约,严禁铺张浪费。身为远近闻名的先生,他却常常不修边幅,出入穿的是一件带补丁的粗布长衫。平时除给学生上课外,他经常带领大家到地里耕种,绝不像个别文人那样“手无缚鸡之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农忙时节,家里缺少劳力,往往会雇几个短工,他对那些短工都很好,管吃管住,工钱及时发放。干活累时,他安排家里人准备好饭菜,用扁担挑到地头上,让大家吃饱喝足。他生前常说:“朋友之间要讲义气,家庭内部要以和为贵。”他亲自书写“義和堂”三个大字,并请木匠刻成一块匾额,悬挂在北屋中堂的上方。
  曾祖父教书育人、勤俭持家的思想,时时激励着我。中考时,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学校,并于1992年7月如愿登上三尺讲台,而且妻子也是一名教师。有不少人羡慕地说:“你老爷爷是有名望的先生,你俩又当了老师,你们家真是‘书香门第’呀!”由于时代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曾祖父那时相比,已有了天壤之别,学到的知识也是那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但我对曾祖父依然敬畏有加。我曾努力地寻觅曾祖父当私塾先生的“证据”,可除了那张画像,只找到一个很大的旧砚台。那砚台的底部有一层厚厚的墨迹,根本不用添墨汁,稍加点水便能用毛笔蘸着写大字。有一次不小心被人碰到地上,大家都以为这个砚台必碎无疑,结果只磕掉了一点小角儿。曾祖父便是用这个砚台,写春联,续家谱,给学生抄书,教学生练字,为村里人办红白事写字。为什么没有其他物品保存下来呢?原来,“文革”时全国都在破“四旧”,曾祖父听到风声后,连夜将那些毛笔、字帖、家谱、四书五经、“義和堂”匾额等等全部烧掉了,唯有那个石制的砚台保存下来。当时母亲还问过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叹了一口气,说:“现在是新社会,这些东西都没用了,早该烧啦!”后来大家才知道,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在乡里供职的祖父,更是为了全家人的安全。
  弹指一挥间,曾祖父离开我们已经42年。当年尚不谙世事、被大姐抱着为他送殡的我,如今也到了不惑之年,成为“奔五”的人了。虽然没有聆听过曾祖父的谆谆教诲,但他那高尚的品格成为我们几代人学习的楷模,值得我们永世怀念。愿曾祖父地下有知,感受到这个大家族的兴旺,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巨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