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长拍板,小微企业贷款不犯愁
青岛组织“行长下基层”俩月,已为企业放贷百亿
2015年07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岛农商银行行长刘宗波在胶州走访企业。  本报记者 姜宁 摄
     如无意外,年底前,43家驻青银行行长将完成对全市千余家重点企业提供超过1000亿元的贷款支持工作。
  如今,距离刘明君召开银企贷款洽谈会不到两个月。那是5月19日,主管青岛市金融、经合工作的副市长刘明君,和一众金融界大佬进行了一场洽谈会。这一行人中,包括青岛银行董事长郭少泉、青岛农商银行行长刘宗波及全市43家金融机构的“掌门人”。会上,刘明君提到有企业负责人为了贷款向他发求救短信,这在青岛金融圈迅速传开。
  两个月后的今天,一个事关上千家企业发展和超过1000亿元银行信贷规模发放的“行长下基层”活动,已悄然启动。

本报记者 姜宁                     
新变>> 一家银行一次批了他6000万贷款
  5月26日上午,位于胶州市铺集镇工业园的青岛中兴达橡塑有限公司内,迎来了一位“财神爷”。
  在以往,就算是高达6000万元的信贷业务投放,顶多是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行长范元钊或总行主管对公业务的副行长丁明来考察,而这一次,青岛农商银行行长刘宗波亲自带队。
  “未来3年,青岛农商银行将给予你们最高6000万元的信贷规模。”在看完了原料仓库、辅料仓库、生产车间和会计台账之后,刘宗波对中兴达老总刘武忠说。
  放在以前,中兴达要申请这么一大笔贷款,至少要走一个月的审批程序。“这次,我们从拿到企业贷款扶持名单,到为中兴达授信成功,一共用了十天时间。”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公司业务部经理周雷说。
  这样的效率大大助益当地小微企业的发展。“以前我们厂每年都需要一两千万的贷款,因为规模比较分散,总得从几家银行分别贷款,很麻烦。而这一次,农商银行直接把6000万的信贷规模给我们,未来三年内,我们都不需要为贷款发愁了。”刘武忠说。
  胶州另一家民营移动车库生产厂的老板王大伟也提到,此次,农商银行为他们提供了1500万元的贷款支持,一年内他们都不需要犯愁了。

过往>> 银行不良率考核,让企业陷困境
  “很多银行畏于不良率的考核压力,用欺骗的方式‘抽贷’,另一方面企业则被迫背上了高达30%甚至50%利息的民间高利贷,这让中小企业怎么生存?”刘明君曾在“行长下基层”会议上这样说。
  “几年前,一次银行抽贷问题差点把我的企业逼上绝路。”刘武忠说。
  据周雷透露,曾经,某些银行为了保证贷款后的资金安全,开展了信贷发放的“三户联保”或“五户联保”模式,一家坏账,别家“连坐”,而企业为了拿到贷款,往往弄不清楚自己联保的企业。一旦联保企业跑路,自己账上的钱马上会被银行抽走。
  此外,从去年开始,青岛市各级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坏账率的把控度更趋严格。坏账产生后,支行行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最高会被处以免职或开除处分。
  尤其是去年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发生后,青岛市内不少银行受到牵连。“员工也要买单,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和奖金都受到了影响。”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每个月都要少拿几百元乃至千余元的工资,来填补坏账窟窿。
  这样一来,一些基层行长为了保住“乌纱帽”,宁肯少放贷,也不敢出差错。
  “‘行长下基层’活动开展后,由总行领导直接下来调研并拍板决定,减轻了基层信贷发放的压力,也让那些资质好的中小企业及时获取了银行贷款。”周雷说。

难点>> 不少银行怕坏账,放贷仍观望
  在“行长下基层”活动开展后,作为青岛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迅速着手,放款程序打破常规,成为了新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排头兵”。
  但也有不少银行处于观望态度。“行领导也去一些企业考察过了,有不少企业暂时不需要贷款,或者贷款资质不高,所以具体放款事宜还得研究。”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部门负责人说。
  2015年初,青岛市不少商业银行经历了“掌门更替”,不少新行长上任之初,就把地方坏账剥离出去,力争在上任时保持“清白身”。“说白了,就是惜贷、少贷、多催款,降低坏账率,毕竟哪个新行长也不愿意接收前一任的债务。”银行业内人士说,很多银行的驻青分行,一边担负着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担,一边还要承担巨量放款之后的坏账风险。
  但是,“行长下基层”活动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青岛市金融办初步统计,截至6月末,新增贷款652.3亿元,同比多增144亿元,增速回升至10%,环比提高1.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行长下基层”直接带来百亿多元的增量。
  但是为了破解企业贷款和银行坏账问题,据信,青岛市正在酝酿成立一个地方性坏账处理机构。“或将由城投集团牵头,处置青岛市金融坏账资产,多争取总行信贷审批额度,为青岛企业更多、更好、更快地放款。”

办法>> 对乡企放贷,得钻牛棚调研
  据悉,青岛市确定的千家需要贷款扶持的企业,主要是制造业企业,其中又以民营中小微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即墨、胶州、黄岛、平度等青岛周边县域城市内。以青岛农商银行为例,在“行长走基层”活动中,他们分得了六十多家企业,三分之二集中在即墨和胶州的乡镇。
  而对乡镇小微企业放贷,青岛市政府和各家金融机构都费了不少脑筋。
  “今天为了发放这笔贷款,又去钻了几个牛棚,还和几个老大妈唠了不少家常。”青岛农商银行蓝村支行行长姜大洲说,对乡镇企业甚至是家庭小作坊放贷,不能仅仅依据贷款模型或风险评审。
  “更重要的是乡俗口碑,包括贷款人是否孝敬老人,是否家庭和睦、邻里友好等等。”姜大洲说,对乡镇企业授信,更重要的是“接地气”,一个尊老爱幼的贷款人,就算是企业破产,也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偿还贷款。“有时候,出现坏账,往往是由于借贷人的人品有问题。”
  而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的专利技术质押、贷款难问题,青岛市在去年专门改组青岛银行高新区支行为青岛银行科技支行。“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已经为科技型企业解决了5亿元以上的融资需求,未来力争每年发放30亿元的科技类融资。”青岛市高新区金融服务局局长吴大鹏说,曾有一名“海归”技术人员想要融资开厂,但除了一纸国际领先技术的专利外,没有其他抵押物,这在传统银行是不能获得融资的,但高新区却为他通过专业的专利评审,采取政府担保的方式,争取了400万元的科技支行贷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