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世界上最古老长城”品牌形象
齐长城徒步游活动圆满收官
2015年07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7月15日,由山东省旅游局、长城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发起组织的“走长城,读齐鲁,爱中华”齐长城徒步游活动圆满结束。百余名长城保护方面专家学者、旅游业内人士及其他徒步爱好者从济南大峰山段起步,一路往东,相继徒步莱芜锦阳关、青石关段、淄川卧铺村段、淄川梦泉、涌泉段、青岛黄岛西峰关段以及月季山齐长城段,历时六天,对齐长城旅游资源摸家底,进行了实地研究和探讨。此次活动被认为是实地研究和探讨齐长城旅游资源、打造齐长城山东旅游新名片的重要举措。
  □朱亚东

  徒步齐长城完成三个使命
  “本次徒步齐长城活动,我们完成了三个‘使命’:一是认识并保护齐长城,二是推出形象,三是打造产品,这三点我们都做到了。”在7月14日召开的2015中国休闲30人(齐长城)沙龙上,山东省政协常委、提案办主任于冲说。
  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认为长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齐长城是反映齐鲁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物,由于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个别段落又被后期朝代所利用和修复,因此人们今天看到的齐长城包含了两千多年间深厚的齐鲁文化和变迁,齐长城这一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非常巨大。据统计资料显示,齐长城全长618.9公里,涉及我省济南、泰安、莱芜、淄博、潍坊、临沂、日照、青岛8市及所属18个县(市、区),显露于地表的遗址总长度达到398.3公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城,比秦长城还早490年,比欧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长雅典壁垒还早200余年。
齐长城不是“唯一”是“第一”
  “做旅游,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关于齐长城旅游品牌形象如何打造,于冲说,作为长城旅游资源,已有秦长城、唐长城、明长城,齐长城不是“唯一的”,但齐长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城,是“第一的”。在徒步齐长城启动仪式上,省旅游局局长于风贵也表示,“通过此次徒步齐长城活动,把‘世界最古老长城’这一形象更广地推介出去,通过对齐长城资源的进一步挖掘整理,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齐长城资源,把齐长城资源打造成山东旅游新名片。”
  蜿蜒曲折的齐长城几近完整地勾勒出齐鲁大地的脊梁,若擦亮齐长城这一“世界上最古老长城”的旅游品牌形象,将齐长城与山水圣人、仙境海岸等优势旅游产品有机融合,将对我省旅游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开发齐长城旅游要把保护放首位
  但另一方面,齐长城旅游产品的开发并不能走的太“急”。山东大学旅游系主任、山东旅游协会会长王德刚介绍说,徒步过程中,大家看到的齐长城从旅游的角度而言还仅仅是资源,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的产品,齐长城在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配套等方面还存在滞后,许多地段是“到不了、住不下、吃不上、玩不好”。他建议齐长城的规划,首先要完善一些旅游基础性的供给,针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分段定位,分别开发,每一个段落有每一个段落的特色,每一个段落有每一个段落的功能,来架构不同的细分市场。于冲也表示,基础设施方面要先行,齐长城的开发选出2—3个点先搞试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打造齐长城营地、长城人家和长城故道三类体验产品,待试点成熟以后,再全面推广。
  在徒步探访中,多名专家学者表示,齐长城的旅游开发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据了解,多年来有些地段的齐长城因长期缺乏保护,四周的自然环境、相关的军事设施及村镇兵营等经常遭到破坏。齐长城研究专家、章丘市大寨村庄志编委会成员张福成在探访现场就忧心忡忡地表示,由于重视不够加上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差,造成一些地段齐长城受损严重。下一步政府应加大对齐长城的相关保护投入力度,引导群众增加对齐长城的了解,调动大家保护爱护齐长城的热情。于冲提出,对于齐长城我们要有敬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每一个现代人,要有保护它的一砖一石一瓦的历史责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