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要突破:
招招鲜才能吃遍天
2014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为了活跃山东美术界的理论探讨氛围,3月8日上午,齐鲁晚报书画院创办了“齐鲁艺谭”系列论坛活动。首次论坛的主题围绕“国画创作如何突破既定模式”展开。论坛在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曲刚的主持下,省内高校的知名教授及业界优秀画家“舌尖论道”,旁征博引,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并根据“国画创作如何突破既定模式”这一议题提出了多个艺术分命题,言辞犀利,妙语连珠,上演了一场关于学术和创作的优秀研讨会。齐鲁晚报书画院将通过“齐鲁艺谭”这一系列性的学术论坛与艺术家和从业者们进行互动与探讨,共同为业界提供学术参照和市场导向。
  文/贾佳
  □国画创作如何突破既定模式
  ●笔墨不是无源之水:
“首先要弄清中国画的传统是什么”
  岳海波(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的传统除了是一种绘画形式的体现外,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审美思想的体现,它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外张与直接,就像中医、八卦,是一种意象的东西。中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特征,“以白计黑,以无计有”的审美,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形式,简、雅、拙、淡的思想,都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种内省、传统、内敛的气质,凝聚和支撑起了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根本。
  传统的中国画犹如《红楼梦》,含蓄完整,现在的中国画却犹如一首现代诗歌,开门见山,并把某种形式美感定格,无限放大。今天的青年画家们仿佛更喜欢把工作、生活中的压力通过画面表现出来,这一点我们这一代人便做不到,我们往往知道怎么画,但不知道画什么,不太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但是年轻人注重形式美感、语言节奏和情感的笔墨表达,知道画什么,只是不知道怎么画,对传统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
  ●突破没什么标准:
“踏实走自己的路就会有所斩获”

  李勇(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当下大众娱乐的流行图式所带来的肤浅的、浮夸的感官刺激和精神消费,悄无声息地把“精英文化”产生的高超、典雅的感情世界屏蔽和取代了。绘画发展到现在,那份敬畏的、礼仪式的心态仿佛一夜间变成了一种游戏一场梦、荒诞而离奇。突破也好,坚守也罢,最主要的还应该是在守望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如何去演绎、衍生和表达。每代人的视角点、关注点、兴奋点不同,对眼前的事物就会有着多元的多角度的诠释和经验。我很关注当下青年画家的作品,无论是“小清新”还是“小矫情”,他们总是能通过绘画的细节描述,直通心底,自自然然地把自己的生存状态、生活理念真实地毫无修饰地表达了出来。
  突破没什么尺度、法则和标准,顺应时代,顺其自然,顺乎道理,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就会有所斩获、有所突破。毋庸置疑,我更看好那些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精湛表现技艺的艺术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观念、图式经验和技法转换、表达完成度二者俱佳的创作模式。所以,既定模式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心境的升华和技法的提升在当下互动的轨迹和演绎。

  ●突破不是推翻,而是拓展:
积极的创新是自我救赎
  李兆虬(济南出版社美术总监):从画家的个人创作面目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画的模式化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一招鲜,吃遍天,所以很多画家终生画一种题材。我记得在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上,年轻画家严好好凭一幅金箔纸贴出来的《生旦净丑》摘得金奖,但是被一位画界大佬批为“点、线、面、笔墨等中国元素全没有,不是中国画!”我看了之后觉得不可理喻,有中国的民族精神在里面不就是中国画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鼓励并且自觉地去积极创新。
  创作一定要突破,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求新是割韭菜,是在自己创作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元素,不是拔麦子似的全部推翻,连根拔起。当然,突破和创新也要因画而宜,我回老家看见传统的窗花和高密的扑灰年画,觉得形式仍然很新,味道仍然很足,即使它年代已经久远。这是土生土长的原滋原味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变味儿。但画家不能被展览奖项和市场所牵制,固步自封,还是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突破自己。

  岳海波
  李勇
  李兆虬
  党震
  刘胜军
  曲刚
  ●突破的难点是社会环境:
画家受市场牵制,创作很难免俗
  党震(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现在的全国性大展中,展出的或者获得奖项的,工笔或者兼工带写的作品占到百分之九十,这就是一个既定模式的问题,也许是工笔作品这种非常复杂的制作性,耳目一新的现代感,让那些奔放的,粗陋的,简约的,带有现代图式和现代意味的写意作品显得陈旧和马虎,这是不应该的。这种以工笔为主的当代展览方式也是不全面的,面对那些千人一面,画面里透着一股脂粉气的唯美新潮的工笔作品,我们是不是需要反思?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展览趋势的影响,突破既定模式还是比较难的。回归到画家本身,艺术市场的影响,藏家的牵制,甚至家庭生活的需求,画家必须都要拿着这几笔刷子赚钱去,所以突破确实很难,免不了俗。
  我认为:突破既定模式,这个根据每个人的环境而选择突破,是否突破不重要,艺术作品的格调高很重要。时代的命题是不同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现在西方的后现代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那么如何通过接触不同的信息量去面对和深化这些新问题,才是我们需要深思的。

  ●突破模式即是突破惯性:
创新的根本是正确认识自己
  刘胜军(山东省科技馆专职画家):画家经过长期的绘画训练和创作实践,如果能形成一种有生命力的,良性的,不断变化的状态就没必要突破,如果综合素质一般而产生了既定模式,就必须突破了。至于突破,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只有看清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突破口,否则就是停滞不前还自命不凡了。其次要开拓视野,不能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要放眼大千世界,打破画种界限,去捕捉能够打动自己的艺术信息,并运用到创作中。但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始终把握自己的信息目标,迅速地排除无用信息的干扰,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能力。再次要有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得失,做到“得之不惊,失之不憾”,把画外得失看淡,从画中找得失,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创作状态。记得党震老师曾把“作品试图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省内初评落选”放进画册中简历里,他这种坦然的态度说明,落选也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经历,没有什么不可示人的。
  ●遵循古人创作规律:
突破还在于观念转换和语言自律
  曲刚(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石涛用“受与识”这对关系来总结艺术审美与创作模式之间的矛盾关系。“受”主要是指画家感知自然的先天的直觉能力,而“识”则应从经验层面看,是指画家对外部世界的后天的理性认知能力。“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石涛认为“识”会对“受”造成干扰,成为“法障”,所以他提醒画家要“尊受”。这大致包涵了三层意思:一是“画从心而障自远矣”,每一次审美都要力争避免概念的知性经验先入为主,不要以常规的定法拘束自己的心灵,从而丧失创造的潜能;二是“借古以开今”,画家只有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将前人留下的种种法式活学活用,别开生面;三是“法自画生,障自画退”,新的审美经验的产生以及对旧的经验图式的化解,需要画家在具体的创作中完成,也就是说“在绘画中学习绘画”。
  因此,绘画创作属于艺术家个体的事情,审美心灵的自由与艺术语言的自律应该是每一个艺术家的用心所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