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王纪念堂:
菏泽岳氏宗亲的精神图腾
2014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月15日,岳王纪念堂正厅,后辈们拜祭岳飞。本报记者 赵念东 摄
     岳王纪念堂正门。 本报记者 景佳 摄
  3月15日,菏泽市开发区岳城办事处岳楼村,来自北京、天津、江西等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岳飞后裔齐聚与此,与当地岳氏宗亲以及民众共同举行仪式,祭祀爱国英雄岳飞诞辰911周年。
  仪式的举办地,村东新扩建的一处古式建筑——岳王纪念堂,是岳氏宗亲凭吊、缅怀岳飞的场所。在岁月的长河中,岳王纪念堂几经变迁、兴衰,已成为岳氏后裔乃至岳楼村民的精神图腾。
  本报记者 赵念东 实习生 秦占兴
纪念活动每年一次,菏泽岳王纪念堂首次当选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3月15日上午9时许,岳王纪念堂反复播放《满江红》,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300余名岳飞宗亲以及当地岳氏后裔在此举行仪式,祭祀岳飞诞辰911周年。
  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仿古门楼。门楼飞檐斗拱,四梁入柱,上檐正中挂有牌匾。岳飞后裔联谊会菏泽分会会长岳全胜告诉记者,此次来祭奠先祖的,除本村岳飞后人外,还有外地岳飞后人的代表,以及当地民众共千余人。考虑到路途、纪念堂场地限制等诸多实际情况,对从全国各地来参加岳飞祭祀活动的岳飞后裔人数进行了限制,岳全胜说,“要不,前来的人数将是现在的好几倍。”
  “纪念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汤阴、杭州、朱仙镇、台湾宜兰县,岳飞诞辰祭祀点在全国有十多个,去年是在岳飞诞生地河南汤阴,今年第一次选择在菏泽进行祭祀活动。”来自淄博的岳飞第27代传人岳永修说,他从1985年就开始参加岳飞诞辰纪念活动,如今已参加12次。
岳王纪念堂几经兴衰,最早追溯于嘉庆年间
  岳楼社区前支书、岳飞第35代传人岳章运告诉记者,村上有数百户人家为岳氏族人,人口近两千。岳楼纪念堂是岳氏宗亲纪念缅怀先祖岳飞的地方,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
  岳王纪念堂原址位于菏泽市区石人街(今曹州路附近),抗战时期被日寇飞机炸毁。“1943年春,岳氏宗亲在菏泽城东六公里处岳姓集聚地重建了岳王纪念堂。”岳章运告诉记者,当时纪念堂占地800平方米,为三间走带廊正厅,两根大红柱矗立其间。堂内正中塑有岳飞全身彩色坐像,坐像为手托兵书的文像。像前立有《岳武穆鄂王之位》牌位,另设供桌和香炉。院内苍松翠柏,灵气横生。“不幸的是纪念堂在‘文革’中被毁。1978年,限于经济条件,岳氏后裔利用一户人家的厅房作为纪念堂,厅中央挂有岳飞画像。”
  今日的岳王纪念堂是2013年在旧址的基础上进行重建的仿古建筑,新颖威严,气势恢宏,包括正厅、东厢房、西厢房。记者置身于正厅看到,岳飞像居正殿中央,头戴帅盔,全身披挂,五绺青须,庄严肃穆。神龛精雕、彩画流光溢彩。东墙写有岳飞生平事迹,西墙写有《满江红》。
“尽忠报国”已融入岳氏宗亲血液里
  说起岳楼与岳飞的渊源,岳章运说,据《岳飞家史考》、《岳飞和他的后裔》等历史资料记载,岳飞长子岳甫生有七子,大部分在浙江繁衍生息,明朝末年,浙江一带水灾成患,其后代的一支迁往山东曹州(今菏泽)。清嘉庆十三年,岳甫后代岳国兴考中进士,后任都城守营参将、浙江金华协副将等职,岳国兴去世后,其灵柩由浙江金华运回曹州,葬在曹州城东岳楼村,也就是今天的岳楼社区。
  受当地经济条件以及人们文化程度的限制,菏泽岳楼社区的岳氏宗亲对岳飞的文韬武略和诗词歌赋并不熟知,但其精忠报国和侍母至孝的精神却早已刻在村民心中。从小耳濡目染,岳章运对岳飞的故事已耳熟能详,识字不多的他能将岳飞的精神用故事刻画的有声有色,“虽然我们文化程度有限,却很明白什么是岳飞精神。”
  绍兴十二年(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被害前,在风波亭中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绝笔大字。如今,风波亭烟云已逝去900多年,而岳飞的精神仍为世人传颂。走在岳楼村的街道上,岳氏族人随处可见,他们都以自己为岳飞后裔而倍感骄傲与自豪。
  现在,岳王纪念堂已命名为“菏泽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基地”和“菏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对岳飞的“忠、孝、严、廉、强”精神的传承又将是一个新的起点。
  “爱国主义是岳飞精神的核心,是贯穿和衔接整个岳飞精神以及各个要素的主线和红线。”全国岳飞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岳飞后裔联谊会副会长岳秋杉表示,大凡提到岳飞,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忠,就是爱国,就是岳母刺字。而对岳飞来说,“尽忠报国”是母训,也是自誓;是人生信条,也是毕生行动。“时势造就英雄,时势也造就英雄的精神。岳飞精神是我们今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