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修车工生活简单又快乐
修车老人王富林修车50年价格公道,人们都喜欢到他这里来修车
2014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富林老人正在修电动车。
     尽管他只是一位平凡的修车师傅,但是他每天为许多人排忧解难,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社会默默奉献、付出;多少年了,无论严寒酷暑,他总会守候着属于他的修车生意,仔细地完成每一个细节。他就是今年76岁的修车老人王富林。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文彬
    本报通讯员 刘燕
  26岁时拜师学修车
每天生活简单规律

  “师傅!您给看看这车子。”“师傅!您给补补胎吧!”“好嘞!”凌冽刺骨的寒风中,一个衣着单薄的老人在摆弄着轮胎。他的额头上挂着几滴汗珠,黝黑的手臂使劲拿着车胎往刺骨的冷水里泡,手已经被冻红了,还有几道冻裂的痕迹。这是冬日寻访时,记者见到76岁修车老人王富林的情景。
  老人居住在惠民县城糖坊街中段两间阴暗的土屋里,尽管已经76岁高龄,但是老爷子耳不聋眼不花,说话洪亮,一举一动间,看出他的身体十分硬朗。
  “我是惠民县魏集镇人,26岁时拜师开始学修车,被招进了当地的一家自行车合作社修车。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来到惠民县城租住下来,在路口修车至今。”老人说,这样算下来,从他拜师算起,他修车已经50年了。
  说话之间,王师傅的老伴儿端上了晚饭,并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一起吃。当我说自己已经吃过时,老人家也不再相劝。晚饭不算是很丰盛,甚至有点简单:一盘菜,两个馒头,两碗稀饭,此外没有其他东西。“俺两个人的要求不是很高,早上吃面条,中午吃馒头、炒菜,晚上是米饭和菜。”王师傅的老伴说。
  吃着饭,老人打开电视机,将电视调到央视新闻频道。“有时候忙了一天比较累,我就开着电视听声音。晚上9点钟左右,就上床休息了。”每天,老人的生活都是如此的有规律。
虽然生活比较拮据
但老人知足又快乐

  老人有二子一女,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在魏集镇老家,女儿在广西南宁,子女生活都很好,家庭也和和睦睦,儿女们都很孝顺,想要接他一起生活,但他和老伴儿没同意。“一方面趁着能动弹,增加点家庭收入;二来修车也相当于锻炼身体,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感冒过。”老人说。
  老人每月能领到70元的农村养老金,一个月修车能收入200元左右。老人修车,价格公道,修一辆自行车2元钱,修一辆电动车4元,修一辆摩托车10元。在和老人谈话中,一位老顾客来买自行车齿轮,老人说,齿轮进价6.5元,自己只赚1.5元。老人的收费很合理,附近不少的居民都喜欢到这里来修车。“一般上午没有什么生意,有时候我就到建筑工地上捡废旧钢筋,一年也能卖个千儿八百块钱。一般到下午三四点钟,修车生意会好起来。”老人说。
  修车对于王师傅来说,早已无法从他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他的老伴儿说:“老王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牌,过年回老家,家人让他放松打打牌,老头子觉得坐不住。除了修车的时候,一年到头,他只有雨雪天和春节期间才会休息。”
  修车,让老人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健康。当天晚上,仍然有人推着电动车来修车,老人用扳手卸下外胎,取出内胎,在水盆里验哪里漏气。老人家手不抖,眼不花,不一会儿就修好了车子,整个过程只用了20分钟。老人说,自己身体很好,也是每天劳动得来的。
  与老人的交谈是轻松的,他讲到兴奋处时,会张开嘴乐呵呵地笑。虽然他今年76岁高龄,生活比较拮据,但他感觉知足,仍然在修车。他觉得修车能让他保持健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