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拼装,手工作坊产出代步车
代步车生产缺少标准和监管,出行不讲规矩易出事故
2014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街头,两辆老年代步车停在路中间。由于不少老年人无牌无证驾驶,易引发交通事故。  本报记者 王兴飞 摄
   本报记者  王兴飞 吴金彪     
  没有驾驶证,却驾驶无牌老年代步车混迹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逆行、闯红灯、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中都少不了老年代步车的身影。记者采访了解到,无论是道路出行还是生产销售,老年代步车的各个环节乱象频出。

出行: 三到四成事故 电动车代步车造
  20日下午,记者在济南火车站附近看到,三四辆老年代步车停在路边拉活,占据了一排机动车道。在济南纬一路北头,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年人驾驶一辆红色老年代步车闯红灯穿过马路后又逆行,周围车辆和行人纷纷躲避。
  老年代步车无牌无证上路行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据交管部门统计,济南三到四成的交通事故与电动车或老年代步车有关。
  前不久,济南市民曹女士驾车上班途中和一辆老年代步车发生刮擦事故。“在一个左转弯路口,我根据信号灯指示左转,没想到一辆老年代步车从后面直行车道插了过来,从侧后方撞到了我的车上。”曹女士说,下车后她看到左后车门被代步车刮花了。
  “开代步车的老人下车后要我赔偿,说我撞的他。”曹女士只好拨打报警电话并联系了保险公司。
  “交警赶到后认定他负全责,他骂骂咧咧的才不再纠缠。”曹女士说,在交警的调解下,驾驶代步车的老人向她赔付了140元。
  曹女士说,140元不够修车的,由于迟到,自己当月的全勤奖也没影了。
  省交警总队相关人士表示,不能申领号牌的老年代步车也没办法购买交强险或其他商业险,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老年代步车一方负有事故责任,只能由驾驶人自己按责任比例承担相应民事赔偿。

销售:不用挂牌就能上路成商家卖点
  “有老年代步车吗?”20日下午,记者询问济南长途汽车总站附近一家电动车专卖店店主。
  “里面有两辆,你进去看看。”女店主心不在焉地回答。
  进入院内,记者看到,两辆样式简陋、布满灰尘的三轮车停放在一个简易车棚下。“红色的一万七,银色的一万六,要的话价格还可以商量。别看车表面有点脏,用水一冲就是新车。”女店主说,除了这两辆车,车库还有存货,样式、配置齐全,有的车还装有倒车影像。
  女店主介绍,这些代步车有的装了四块电池,有的装了八块电池,车身材料有钢化玻璃的,也有铁皮的,配置和制作工艺不同,价格自然不同。
  三轮的、四轮的,烧油的、电动的……在另外一家老年代步车专卖店,可挑选的车型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名称也是五花八门。
  “一般都是家里老人用,也开不远,不用上牌。”一名销售人员说,如果非要上牌,他们也可以“代办”,“加2000元就行”。如果老人没有驾驶证,再交2000元,他们就可以“代办”驾驶证。
  “如果要发票,加500元。”在第三家老年代步车销售点,一名销售人员解释说,代步车不需要挂牌就能上路,要不要发票都无所谓。
  不仅如此,很多老年代步车还在网上销售。一些网店在显眼位置特别注明:电动四轮老年代步车和燃油四轮代步车不能上牌照,介意者勿拍。“只要充电八小时,可以行驶200公里,时速一般在40公里左右,高的可达60公里以上。”在某代步车销售网站,一名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生产:安全检测标准竟由企业自己提供
  一些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售卖的老年代步车之所以便宜,是因为车身很多都是玻璃钢制造的,不如铁皮的结实。
  玻璃钢虽然轻便,但经受不了较大力度的撞击,相关实验数据表明,15公里以上时速的撞击,玻璃钢通常就会破碎。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老年代步车并非正规车厂生产,这些所谓的老年代步车生产企业根本没有生产资质。甚至在一些手工小作坊,工人通过简单的敲打拼装,就能用玻璃钢、铁皮和零配件生产出老年代步车。
  专业人士向记者介绍说,由于无资质小厂采用的零配件比较低劣,生产出的老年代步车安全隐患大,“刹车构件也很单薄”,高速行驶中往往会因为刹车不及而发生事故。
  记者采访了解到,老年代步车如此生产却无人管,根源在于其处于“灰色地带”,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监管。目前,我国并没有老年代步车的明确定义及生产标准、国家技术标准、使用范围等,相关部门做检测时依据的甚至是企业自己提供的检测标准。老年代步车时速达到机动车标准,却没有进行过碰撞测试,车身设计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
  省经信委产业政策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处于无法规、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大量小作坊生产的老年代步车趁机快速发展,“已经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