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那片云彩
2014年07月1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汪新军
每每忆念父亲,禁不住举目眺望天际,寻觅那片熟悉的云彩,那片早已定格在脑海深处的云彩。
孩提时期,一天中最令我惧怕的时间便是黄昏时分。夜幕降临,地处山坳中的老院老屋变得沉寂一片,四周里蛐蛐鸣叫,风儿低咽,树影婆娑,内心被孤寂一点点地蚕食着。我们姐弟三人便蜷缩在院门口遥望门前那条曲折悠远的小径,也凝望着天际的那片云彩,渴望着父母回家,打破院落中的沉寂。
父亲在几十里以外的一家砖瓦厂做工,不可能日日回家,然而父亲回家的日子,总让我们欣喜万分。除了带回可口的糖果,他还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抚摸我们的头,用短硬的胡子扎我们的脸,或者把我们揽在怀中,讲山外的精彩、历史的故事、远古的传说……那时,我感到“父亲便是我们的天”。
记得那是一个黄昏,父亲背托着天际那片云彩回了家,与往日不同,肩上扛着一个破了皮的大木箱。放下木箱,父亲撒给我们些糖果,便去了后院的菜地。看到有些异样的气氛,我们没敢烦扰父亲,早早地入睡,只是对那个破旧木箱心存疑虑。
随后几天,父亲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出去做工,我们尽情享受着父亲带来的温暖和活力,并未察觉父亲脸上的变化。深夜里,我偶然听到父亲与母亲的一段对话,才知晓砖瓦厂倒闭关门了。
数日之后,又一个黄昏,当我们凝望天边的时候,惊喜地看到父亲的身影,他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从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来,他身后还是天边那片云彩。原来,父母商量以后,用家中全部积蓄买下辆自行车,母亲留守家中种好田地,父亲到城里做些买卖,维持全家的生计。
自此以后,每个清晨,父亲骑着车子出发;黄昏时分,背负一片云彩回家,日复一日。
最难忘记的是我11岁时的一个盛夏,村里村外正在抢收抢种,那黄澄澄的麦穗沉沉地低着头,等待着收割。父亲接到音讯,需要到外地做一单生意,家中十几亩地的抢收抢种重担都压在母亲肩头。我们默无声息地尾随在母亲身后上山下地,不分昼夜地劳作,浑身上下酸痛无比,一旦蹲下,就不想再起来。看到邻里乡亲大男人身上洋溢出的活力,我们只能投去无比羡慕的目光。历时一个月,抢收抢种结束,山谷恢复了往昔的平静,父亲提着一个黑色的手提袋回来了,身后依然是天际的一片云彩。
父亲分给我们丰盛的糖果、点心、饼干,脸上堆着笑容,我以为父亲这次一定是“挣了大钱”回来的。然而,令人惊异万分的是,从深夜里父亲与母亲的对话中得知,由于信息传递的失误,父亲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历经许多磨难,却在这单生意中赔了很多钱……父亲脸上的笑容是强装出来的,是对我们母子深深的歉意。这次生意上的失败,对父亲的打击是巨大的,然而,父亲没有一蹶不振,浑身上下洋溢着与往日一样的精气神。我深知,父亲在,家就在,父亲是家中压不垮的“梁”。
经过一番琢磨,父亲下定决心在我家的老屋开办一个粮食加工厂,一是方便村里村外加工粮食,二是保证家中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然而,地处山坳之中的村落,开办厂子谈何容易,仅从镇里引接电线到山沟这一项,便是不可想象的艰巨工程。父亲承受着重重压力,攻克道道难关,抵御热嘲冷讽,让筹谋变成了现实,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加工厂开业之日,望着伫立于山谷、溪涧、地头,绵延起伏的线杆,父亲脸上绽开的笑容,如同天际的那片云彩一样灿烂。
也正是父亲坚毅性格的支撑,我们姐弟三人长大成人,我大学毕业后离开家乡,移身千里之外就业、成家……
2009年的盛夏,正在工作岗位上,突然接到弟弟的电话,告诉我父亲病逝,永远地走了。我被这一噩耗震惊,随之,风驰电掣地赶往故乡。临近老院老屋,放眼望去,院子上方搭着帐篷,四周摆放着花圈,烟雾弥漫……跪倒在父亲灵前,我嚎啕大哭,倾诉衷肠;屋外,大雨滂沱,风声幽怨。
处理了全部的后事,返程前,我默默地来到父亲的坟茔,回望那条幽幽曲折的小径,却发现,天边仍有一片云彩。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彩绚丽而夺目,仿佛一匹绸缎挂在半空,又似一幅大写意的画卷嵌在云端。我悟得,这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叮嘱:人在,志气在;人不在,精神仍在;只要付出,人生定然璀璨。
扛着这片云彩,我重新起程,坚毅地走在人生的路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