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书院泉村
2014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沿220国道,平阴县城西南行约30公里,洪范池镇政府往东五百米,天池山壁“齐鲁泉乡”四个大字下,便是书院泉村了。
  村口,一巨大书形石刻,镌写着“书院泉村”。进村口,南望,但见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条水渠并驾齐驱。大渠地势低且宽,宽四米有余。小渠位居高而窄,宽半米不足。走在两渠之间,左边水流缓缓,有绿苔水草飘浮,水深且静;右边流水潺潺,欢快奔腾,水清且浅,均是晶莹剔透,水质清洌。逆流而上,沿渠自西向东,绕过村南,更为开阔圆满的水面便赫然眼前,一侧古柳倒垂,一侧石屋俨然。正前方,便是书院泉,泉水自天池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汇入石砌方池中,方池正前面竖立着50年代兴修水利时时代标志,一个宽约1米的石头五角星,左右各有青石砌成的半圆形小堤往两边延伸,可以涉水踏堤至彼岸。至此,得见此泉真面:小桥流水人家,老屋绿树白鸭,真如世外桃源。你会不由平心静气,心旷神怡。泉北森立的山岩上绿苔密布,周围树荫蔽日,自成一番清凉世界。泉盛季,水可淹至泉池外几米,甚至泉边人家的院门得要用土掩起来。该泉最早见录于《水经注》,曾名东流泉,因明代中丞刘隅曾在泉旁建书院,又名书院泉。最是奇特,有一泉竟然穿路过户经过泉右那户人家,通过屋角的大石,可看到泉水常流,是清泉屋下流了,亦注入大泉池里,所以水势浩大,规模壮观。最令人神往,是历史上曾有的“曲水传餐”,相传有泉的那些人家,厨房与客厅有水道相联,厨房做了菜,直接通过泉水流动就漂到餐桌边了,吃完碗筷放到水道自己漂回厨房,大有“曲水流觞”的风雅,想来,那是一种怎样美妙惬意的享受啊!细品之,你会惊喜的发现,在回去的小渠之上,竟然有像都江堰一样的小小的水利枢纽,原来此泉是附近村庄的饮用和灌溉水源,为了合理科学的用水,聪明的劳动人民匠心独具,创造了这样的让人叹服的水利工程。路上,你会遇到白沙泉畔的一池碧荷,正迎合你心里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觉。核桃树下的白沙泉自哗哗西流,有人取水,有人洗菜,有婴儿的人家还用来洗奶瓶,足见其清其纯。若你意犹未尽,可沿泉后石阶攀登天池山,在山檐上,你会看到天池泉,亦会看到隋唐时期北齐高僧安道一书写的“大空王佛”,还有石龛里面,那些栩栩如生的佛像。
  戏水留恋,不觉中午,你可以到天池湖畔的农家乐,去品味风味独特的冷面,系用泉水泡出,亦可以参观他家水上厨房,品味独特的农家炒土鸡与在泉水里呼吸吐纳过多时的鲜鱼。临湖品茗,柳下尝鲜,有凉风徐来,赏圆荷泻露,鱼跳曲港,听蛙声蝉鸣,芦苇轻荡。憨厚的老板,将他蓄在冷泉里的西瓜切了拿来,送上的是一分清清凉凉的好客之情。
  快来吧,假日里,御下你的工作,来这里,足以给你放松给你休憩,给你俗日里一点难得的古朴清新静谧,幽清的小小古村在等你。
(平阴县旅游局 韩玲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