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罕见汛期旱情,山区上万村民 “喊渴”
由于山路难行,一些村只能靠拖拉机来送水
2014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彩石镇朝阳村的水井虽然有300米深,已经打不出水,水池内一点水没有。                   本报记者 蒋龙龙 摄
  位于彩石镇的宅科水库在今年4月份已经干涸,南部山区多个小水库也出现了干涸。    本报记者 蒋龙龙 摄
     今年,济南出现了罕见的汛期旱情,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历城区、章丘市、济阳县等三个区县受旱严重。历城区、高新区和章丘市出现了上万名村民饮水困难的情况。历城区、高新区和章丘市已经开展送水、打井等方式来缓解群众吃水难题,并建议村民节约用水。据相关部门推测,如果再没有有效降水,将有更多村民面临着吃水难题。
本报记者 蒋龙龙 实习生 王伟 郝志梅          
  机井打到500米
仍没有出水

  由于降雨稀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南部山区不少村庄出现饮水困难。尤其是今年的旱情,让一些从来不知道缺水的彩石镇朝阳村也得限时供水。
  彩石镇朝阳村位于狼猫山水库西侧,村里400口人的吃水和用水全靠村头西北侧的一口机井。这口机井约300米深,机井先把水抽在旁边的储水池,经过储水池向各家各户送水,“由于机井深,村子地势不高,村子从来没有遇到过大的吃水难题。”一村民告诉记者。
  9日上午,记者在村子的水井旁看到,储水池内几乎没有水。村民朱有志说,今年3月份后,村子里的水流越来越小,到了3月中旬,300米的深井已经打不出水来了。
  在水井旁,记者见到了一眼新打的井,新井的口被焊死了。“今年6月份,政府出资几十万花了一个月时间打了这眼深井,没想到打到500米还不出水。”历城区防汛科科长刘洪涛说,水务部门只能暂时封井,等地下水位升高再启用。
  今年以来,彩石镇南部磨盘峪村、讲书院村、段笤村、石瓮峪村、康井孟村、老树峪村、捎近村、朝阳村等8个村2700人吃水困难,“可见今年旱情的严重,只能依靠送水车来送水。”
  据记者了解,市中区兴隆办事处的王家庄村的507口人近期也遭受了吃水难题。高新区南顿丘村、史家峪村、孙家鹊山村、鸡山村、赵家鹊山、王家鹊山村等多个村庄,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
  章丘市受旱的情况还要严重,共有5个镇15个村2821户8222人面临严重缺水情况。其中包括:文祖镇的东张、鹁鸽崖2个村,官庄镇的常三行、毕家柳、徐家井、天井、双水泉5个村,曹范镇的布站、凹峪、赵岭3个村,普集镇的麻秸、刘河2个村,相公庄镇的时家、小魏李、皋东3个村。
3月底开始送水
时间超预期

  记者在朝阳村采访时发现,村民家里都放了不少水桶。朝阳村每两天来一次水,每次来水的时间一般集中在上午的2个小时。
  据村民介绍,由于9日刚来过水,10日便不再送水,“现在村民对来水的时间记得很清楚。”放水时要守在水龙头前,不敢耽误,怕接不到水。
  村民朱有志告诉记者,“由于缺水导致水压低,很多村民的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起来也很麻烦。原先可以依靠水压自动注水,现在有村民要拎着水桶上房顶给热水器注水。”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历城区村民的吃水困难,水务部门和当地政府雇用一辆小型拖拉机每天送水,送水的为彩石镇村民张奉良。
  9日上午,彩石镇飘起了蒙蒙细雨,这点雨对缓解旱情杯水车薪,但给送水车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9日上午10时,拖拉机才赶到南宅科村去拉水,“因为上午下了雨,山路不好走,只能等路面稍干后才敢拉水。”
  从今年3月26日开始,张奉良每天要从南宅科村拉15车水,送往缺水的8个村子。张奉良告诉记者,往年只出现个别村子缺水的情况,但时间很短。“送水的时间都没有今年长。”
  “由于山路狭窄,只能依靠拖拉机等小型车辆来拉水,”刘洪涛说,“历城区已经投入15万元,送水2000余车。”今年以来,历城区共投入各级资金50万元开展抗旱工作,新打多眼深井。章丘市防汛抗旱部门负责人介绍,南部山区水源较为匮乏的曹范镇、垛庄镇积极开展送水入村,解决群众吃水难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