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景区转型仅靠免票还不够
基础设施跟进才能真正吸引游客
2014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九如山景区开展活动首日,售票处一早就排起了长队。 景区供图
     本报8月13日讯(记者 万兵) 13日是九如山“一次购票入园,终身免费游景区”活动首日,记者从九如山景区获悉,活动当天共有1109名游客成为九如山“终身荣誉园主”。但“一票终身免费”做法并未在业界引发连锁反应。
  据九如山工作人员介绍,从活动首日的情况看,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平时工作日游客约四五百人,今天一天就有2000多人。”工作人员程女士说,由于活动刚刚开始,不少市民可能还在考虑阶段或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前来办卡,接下来可能会迎来更多的“荣誉园主”。
  然而,南部山区其它景区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以同样是山水景区的水帘峡为例,工作人员朱女士表示,水帘峡景区之前也做过类似的终身会员活动。“110块钱,一年内免费,针对园内公寓则实行终身免费。”据朱女士介绍,此后园区也一直在推行贵宾卡、门票团购、微信转发优惠等活动,但优惠力度同样不小的活动长远来看却成效不大。
  朱女士说,活动期间的确会吸引一部分游客,但总的来看也不是很火。而且活动过后,游客量基本又恢复到了活动前的状态。“很多游客去过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了。”朱女士坦言,长远来看各种优惠活动的吸引力并不大。
  分析其中的原因,朱女士称,以七八月份为例,南部山区各景区中除了以孩子为对象的景区,游客都不多。“都去海边了,”朱女士说,海滨度假游在暑假档“拽”走了大批游客。而从今年的情况看,南部山区本身降水又少,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景区的景观质量、减弱了景区的吸引力。
  而主打游乐设施的金象山乐园,也暂时没有搞类似优惠的想法。工作人员表示,游乐设施本身承载力度有限,骤然引进大批游客并不现实。
  对此,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表示,总体来看九如山的这一举措可以代表南部山区发展的趋势,即完成从依赖景区本身到发展休闲游的转型,值得其它景区借鉴思考。“大部分景区都是近郊型休闲式的,本来就不该依赖门票。”陈国忠说,对南部山区来说,单一的景区开发已经不能促成长远的发展,应该努力脱离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拉动景区内的消费。尽管近期内景区可能会因为门票收入的减少受到一定影响,但长远来看,游客的增加会给景区带来更多的收入。
  但这也对景区内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游客短时大量增加需要配套设施的及时跟进,另一方面只有配套跟得上才能构成对游客的吸引力,最终真正拉动景区内的二次消费。
  在陈国忠看来,“终身免票”虽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是对不同的景区也要不一而论,各个景区还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决定发展模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