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首席专家刘统玉获济宁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仅一人获奖,奖金50万元
2014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统玉(右一)和同事一起做实验。
     本报济宁8月13日讯(记者 晋森) 13日下午,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首席专家刘统玉正在参加一场学术会议,得知自己获得2013年度济宁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他觉得有点意外。
  “济宁的优秀科技人才很多,给我这个荣誉有点意外。我是个地道的济宁人,作为驻济宁的省属科研单位,济宁市给予激光研究所多方面的支持。我们的科研工作离不开这些支持。”刘统玉说。
  作为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的专家,刘统玉研发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广泛用于各大煤矿中,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提升济宁能源安全生产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济宁市政府在表彰决定中对他的评价。
  51岁的刘统玉毕业于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是一名理学博士,目前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副所长、首席专家,长期从事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工作,研制出一系列光纤瓦斯、微震、顶板安全、机电安全传感器和预警系统,在国内外首次建立全光纤本质安全型煤矿综合检测监控系统与尾矿库坝光纤综合安全监测系统。刘统玉还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并在2011年入选济宁市“511”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去年有两名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为何今年只有一名?对于这一变化,济宁市科技局科技成果科科长王加革告诉记者,只有一名最高奖获得者体现了优中选优的原则。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甚至可以空缺。科学技术最高奖要求严格,并突出个人影响力,要代表全市科技领域的最高水平,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按照最新出台的《济宁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刘统玉将获得50万元的奖金。
 相关链接 
99项科技成果 同时获得奖励
  在2013年度济宁市科学技术奖励中,济宁市还对99项科技成果进行了奖励。
  其中“高纯度生物质纤维素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10项成果获得济宁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综合加热式树皮纤维干燥机组”等30项成果济宁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往复式高强度数控经纬网生产技术及装备”等59项成果获得济宁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一、二、三等奖,将分别获得5万、3万和2万元的奖励。
  “在2014年度的科学技术奖中,将设立市科学技术合作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市技术发明奖。”王加革表示,其目的就是鼓励自主创新以及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包括注重科学技术水平和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状况,以提高济宁市的科技水平。
  本报记者 晋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