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可以这样做
提前准备,让孩子轻松入学
2014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也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所处环境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能否快速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
  调整作息
培养时间观念

  在幼儿园里,上课下课没有严格要求,但上小学之后就不一样了,每节课要上满45分钟,而且午休时间变短。为此,家长们要帮孩子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在开学前的这段日子里,要慢慢给孩子养成午休缩短的习惯,不能像以前午休那么长,在1小时左右最好。此外,为了确保孩子上课时精力充沛,一定要给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要自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却一遍遍地催促孩子赶紧洗漱。
提升自理
学会照顾自己

  在幼儿园里,孩子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则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学习。为此,家长们要有意识地去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会照顾自己。此外,孩子还要会自己整理物品,家长可以示范,但不要一看到孩子做得不好就直接替代。
提前预习
培养学习能力

  孩子在开学前,家长应让孩子适度地动动笔。方法是在田字格中画上有趣的图案,或阿拉伯数字1到10、自己的名字等。每天练习10到15分钟。这种练习,不仅会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力度,还让孩子学会用笔、握笔以及书写规范,同时激发孩子对文字、数字等符号的兴趣。数学课不建议家长带孩子提前预习,因为一旦预习了,孩子学会了,上课时容易不好好听讲,而且家长也只是简单地跟孩子讲加减的结果,其中内涵的算理并不会告知,这对以后长远的学习会有影响。
结交朋友
锻炼社交技能

  孩子们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结交新朋友,以及自我处理与其他同学间发生的小矛盾小摩擦。如果家长们觉得孩子性格有些内向,在结交新朋友方面有些欠缺,建议开学后家长给他准备一两样玩具,如沙包、跳绳,容易结交朋友。此外,家长还应告诉孩子,如果是别人不小心无意地伤到了他,不是很严重的话,就让孩子选择宽容;如果是不小心伤得又比较严重或者对方使用侮辱性语言的话,建议让孩子去向老师讲,并向对方描述自己的感受。
物质准备
选简单耐用的

  生活学习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物质方面也是要有所准备的。物质方面的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活方面的准备,原则是轻便。首先要准备一个不怕摔的、不漏水的水壶,方便孩子在校及时补充水分;一件轻便的雨衣放在书包里,应对雨天;擦手用的小手绢和面巾纸,抹桌子和凳子的抹布;上体育课要穿的运动鞋、裤子。学习方面的准备,原则是越朴素越好,否则就成了孩子的玩具了。书包要买比较轻便的,但不建议买带拉杆的,一方面拉着上下楼不方便,另一方面,站在队伍里也不方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