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常,你寄来的背心我还穿着呢”
郓城游子刘景常日子过得紧巴,却连续10年为家乡敬老院送钱送物
2014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景常(右)暑假期间陪敬老院老人说话。 通讯员 魏忠友 摄
     本报记者 邢孟 通讯员 魏忠友 李英   
  17年前,他远离家乡求学,后因学习优秀留校工作,虽然不在家乡生活,但他始终心系故土,一心想为家乡做点什么。10年前,随着自己的工作生活渐渐稳定,他开始关注家乡敬老院,并每年都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寄钱寄物,每年暑假都会赶回家乡看望这些老人。
  不以善小而不为,虽然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自己的日子过得都有些紧巴,但10年来他为敬老院捐款、捐物达15000多元。郓城游子刘景常虽然远在西安,但已经成为郓城县玉皇庙镇敬老院所有老人的“亲人”。
   他博客取名“故乡”
 常抒对故乡的思念

  “景常又来看我们了!”,“景常,你去年给我们邮来的背心、凉鞋我还穿着呢,真好!”8月2日,当刘景常再一次来到郓城县玉皇庙镇敬老院看望这里的老人们时,大家都热情地过来问长问短。一时间,大家有说有笑,就像一家人在唠家常。
  刘景常今年35岁,老家是郓城县玉皇庙镇南郑村。1997年,19岁的他考进了西安思源学院,远离了故土求学。从踏进大学校园起,他就牢牢记住了母亲的叮嘱:好好做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家乡有用的人。由于学习勤奋,乐于助人,刘景常以农家孩子的朴实及勤劳赢得了师生们的好评。2001年,他因学习优秀、思想过硬被学院留校任教。
  2006年秋,刘景常与同事吴云结婚。西安城再大,一对农村走出来的新人也只有在郊外租便宜房安家。虽然不在家乡生活,刘景常却常常浏览家乡的政府网站及有关的新闻报道。水浒故里好人多,黄修良、张传英、高兴振、唐秀君等一个个“山东好人”成为他学习的榜样。
  随着生活的稳定,刘景常总觉得自己该为家乡做点什么。他在日记里写道:我曾无数次发自内心地呼喊,我是农民的儿子,是从一个农村普通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是喝着乡亲们的“乳汁”长大的,作为故乡的儿子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她做点事情呢,还有什么理由只顾自己过得舒坦,而不顾养育恩呢?每当想起这些,刘景常便深深地理解了父母,也深深地懂得了“养育之恩”这四个字的真正涵义。因此,他把自己的博客取名“故乡”,常常抒写对故乡的思念。
 捐款、捐物善举
 已连续十年

  2004年,刘景常正式入党,常怀感恩之心的他也就多了一份挂念。当年暑假回家探亲,刘景常就把积攒下来的500元偷偷装好,准备瞒着母亲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谁知被细心的母亲发现,母亲不但没埋怨,反而把家里的几件棉衣给他包好绑在了自行车上。那一刻,望着母亲满头银发,刘景常心里一酸,他愧疚这次来家只给了母亲200元钱。
  从此以后,每逢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刘景常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故乡的父母及敬老院的老人们。父母200元,敬老院500元不能再少了,每次到邮局汇款,刘景常都内疚许久。敬老院里的张奶奶患有风湿关节炎、刘尊贤大爷腰椎盘突出的很厉害,因此,他也常常在出发时帮老人们买一些药物寄去。
  2012年暑假,妻子吴云跟刘景常一块来到家乡敬老院,她想看看这个让丈夫时常挂念在心的地方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当她看到简陋的平房大院里,一个个残疾不一的老人真诚的笑容和真心的问候时,她懂了。当丈夫拿出500元送到敬老院负责人手里时,吴云突然又从包里掏出200元补上。当年寒假,在妻子的帮助下,刘景常通过学院的志愿者募集了棉衣、棉被等60件,并通过邮局汇往家乡敬老院,同时,他还向家乡南郑小学邮寄了200本小学课外读物。
  “景常放暑假了吧,听说你媳妇生了小孩,生活很紧张,还想着我们这些老头子,不容易啊!”72岁的张有根老人说道。“不简单,连续10年了,小刘每年回家探亲都来敬老院看望老人们,送钱、送物,来不了就通过邮局寄!”卜庆文院长夸奖道。
  不以善小而不为。连续十年,刘景常为玉皇庙镇敬老院捐款、捐物达15000多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