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收益率超电商
跌回低位,互联网“宝宝”失守5%
2014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13日讯(记者 姜宁) 当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全线跌入5%以内之时,银行系整体收益率明显高企,部分甚至远远超过5%。与此同时,尽管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在持续降温,但上周的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新发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还是略涨至5.20%。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宝宝’们失守5%收益率线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了,随着银行系宝宝的全线再失守,这些挂钩货币基金的余额理财产品终将渐渐回归到正常的收益水平。”青岛市农商银行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不过就目前来看,除了还有几家基金公司的新“宝宝”7日年化收益率还在高位以外,基本上货基的收益率都在4.5%以下。其中规模巨大,为粉丝们赚了几十亿的余额宝一直排在最后,收益率徘徊在4.1%左右。
  一位招商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业内对货币基金的合理收益率一直界定在3%-4%之间。今年以来,“宝宝”们表现出来的收益率的持续下跌就是佐证,而部分收益率较高的产品,相当一部分是机构为了吸引投资者进行了一定的补贴。“很有可能还会继续下滑到4%以下。”他说。
  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挂钩货基的“宝宝”难再现“辉煌”,尤其是类似去年那样的上冲行情,更难复制。下半年“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整体或将在4%左右徘徊,或许还将小幅下滑。 
  面对余额理财产品收益的不断下滑,不少投资者感叹还是银行理财收益更有吸引力一点。的确,尽管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在持续降温,但上周的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新发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不降反升,略涨至5.20%。
  来自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上周69家银行共发行了687款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减少94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669款,美元理财产品10款,澳元理财产品3款,欧元理财产品2款。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较前一周上升9个基点,达到5.20%。其中,预期收益率在6.00%以上的理财产品共43款,市场占比6.26%。
  同时,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上周公布到期收益率的230款产品中,223款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7款结构性产品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公布到期收益率在6.00%以上的产品27款,总体占比11.74%。其中,14款来自城市商业银行,10款来自股份制商业银行,3款来自农村商业银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