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探秘“铅笔生产密码”
2014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日,本报小记者体验活动走进威海金马笔业有限公司,观摩铅笔制作过程,探秘“铅笔生产密码”。得知一支普通的铅笔从原材料加工到包装出厂要经过上百道流水工序,小朋友们直呼“意想不到”。
  “这种参观学习活动很有意思,一方面能起到教育作用,让孩子们知道平常使用的铅笔文具来之不易,父母工作也不容易,大家要珍惜,学会体谅;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孩子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我们很期待下一次体验活动。”小记者毕瑜晗的妈妈告诉记者。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我是铅笔。在作家手中我给大家留下了优美的作品,在画家手中我给大家留下了一幅幅美好的画卷。这就是我,一个对大家来说微不足道,却又十分重要的朋友。可是大家知道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吗? 
  周六,齐鲁晚报组织小记者对威海金马笔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在那里有许多许多我的小伙伴。我们是由笔芯和笔杆组成的。细细的笔芯主要的材料是石墨和粘土,他们决定了我们软硬程度。一根根看似简单的笔芯却是叔叔阿姨们经过机器搅拌、烤箱加热等多个工艺。有时候我们还被染上不同的颜色,成为小朋友手中神奇的画笔。再说说我们的外套——笔杆。笔杆是由木材组成的。由于森林资源的匮乏,叔叔阿姨将椴木替换成杨木。这个过程是我们最喜欢的,我们被套上一件件美丽的外衣,有的温文尔雅,有的落落大方;我们被加工成不同的形状,有六角形、有三角形,还有圆形的。我们被装进一个个包装盒里,走进大家的生活中,成为大家的好朋友。 
  今天齐鲁晚报的小记者来了。他们了解了我们成长的过程,知道我们虽然简单,却来之不易。现在构成我们的资源越来越少了。我们也知道,大家会珍惜我们的,让知识更多更好地充实和传递下去。尽管随着大家的使用,我们会越来越短,但我们知道,大家的生活会因为我们而更精彩。 

王妍睿 鲸园小学 3年级5班
探索铅笔的奥秘
  2日,我参加了由齐鲁晚报组织的”金马笔业”工厂参观活动。在去工厂的路上,我一边望着窗外的景色,一边想象着工厂是什么样的,想象着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真期盼快点到工厂,可以一探究竟。 
  到达目的地,压抑住兴奋的心情,我们井然有序的排好队伍,哇,工厂这么大呀! 
  首先,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了制造铅笔的过程,我知道了许多有关铅笔的知识:铅笔的木材主要来源是椴木、松木、杨木等;铅笔的铅芯是由石墨和粘土加颜料制成的;从小苗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10年之久呢;铅芯的颜色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搅拌均匀,写出来的字就一会儿淡,一会儿浓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石墨车间、打磨车间、成型车间、喷色车间、包装车间。解说员绘声绘色的讲解使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铅笔完整的诞生过程,颜料、石墨和粘土搅拌__木材蒸煮__烘干__压芯__扣板__切割粘合__喷漆__烘干,这一道道流水线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看似小小的铅笔其实工艺复杂繁琐,来之不易。
  参观完工厂,不仅让我对铅笔的制造有了了解,而且还改变了我对一些事情的想法。以前发现有的铅笔的笔芯松动了,甚至可以拿出来,每次当我发现这样的铅笔时,总会如获至宝。现在,我才知道:那不过是因为笔芯和木头没有粘好,笔的质量差。 
  虽然整个参观活动只有短暂的一个小时,但却让我们与那些品种繁多、环保实用的铅笔来了个亲密的接触,收获颇多。铅笔世界真是奥妙无穷,以后我还要继续探索,同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一定会更加珍惜这些身材小小,功能大大的铅笔。我们真的要珍惜每一支铅笔!不要小看那几毛钱的铅笔,它都是用工人的汗水换来的。 
王硕 皇冠小学 4年级4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