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孩子第一次来到乡村,在挑战中锻炼独立能力
“来到乡村,感觉孩子们都长大了”
2014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13日讯(记者 谭文佳) 13日,参加“乡村童年”活动的10名城里孩子来到了沂源松仙岭村,他们将和大山里的小伙伴一起,完成择菜做饭,帮村民摘桃等任务,度过两天一夜时间。
  “这是辣椒,这是西红柿,那边是南瓜。”松仙岭村的崔鑫蕊在认真地教城里来的孩子认识菜园里种的蔬菜。熟悉了蔬菜种类后,小伙伴们开始讨论中午的菜谱。“中午可以做西红柿炒鸡蛋、辣椒炒肉。”张含韵说,平时在家经常给妈妈打下手,洗菜择菜都可以,中午可以大显身手。
  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指导,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来炒菜。不会炒菜的就帮着择菜、刷锅。看到自己做的饭菜,孩子们胃口大开。“吃自己做的饭,味道就是香啊。”王溪林告诉记者。
  吃过午饭,孩子们就开始学习搭帐篷,这些孩子都比较聪明,工作人员示范过后,孩子们开始七手八脚忙活起来。从刚开始摸不着头绪到一点点开始搭支架固定,他们渐渐上手,最后都顺利搭建起自己的帐篷。
  参加这次活动的城里孩子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到乡村体验生活,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他们也打破了自己的多项人生记录,第一次离开爸妈独自过夜、第一次搭帐篷等。下午,小伙伴们在安利志愿者的协助下学习搭帐篷。“这里景色太美了,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而且也长了见识,还认识了一帮好朋友。”城里孩子告诉记者。
  安利志愿者金丽认为,孩子们的表现出乎她的意料。“本以为城里孩子到乡村会不适应,但这些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很强,他们很快就玩到一起,而且也很独立,动手能力也不错,感觉孩子们都长大了。”金丽说。
  “乡村童年”是第二季“用爱圆梦·不一样的暑假”活动的第三期内容。在接下来的一天里,孩子们要帮果农摘桃、卖桃,并将卖桃的钱换成慰问品送给孤寡老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