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公益放流,欢迎您参与
本报与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主办放流活动,招募60个家庭
2014年10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8日讯(记者 李静 通讯员 张宇) 为有效增加生物资源,改善修复生态环境,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与齐鲁晚报联合主办的2014烟台市水生生物资源公益放流活动,首场活动将于10月12日(周日),在海昌渔人码头海边举行。活动将召集60个家庭现场领取免费鱼苗放流,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想成为志愿者,参加到公益放流活动中来,那就赶快报名吧。
  “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诸多因素影响,水生生物资源下降,增殖放流活动可以补充生物资源,改善生物的种群结构,同时也能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烟台市渔业局渔业科王宏亮告诉记者,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可以增加部分生物种类的数量,起到了对部分物种的保护作用。
  “平时有不少市民喜欢放生,但有的方法不正确,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王宏亮说,放流水生生物,不是简单的把生物放到水里就行,也要考虑哪些水域适合,哪些品种适合,哪些物种不适宜放流,有的人因为不懂这些,反而好心办了坏事。
  “之前有人放流巴西龟,这种属于外来物种,龟一旦进入江河,没有敌害,会大量捕食小型鱼、贝类、蛙类等,同时它也是疾病传播的媒介。”王宏亮介绍道,有的外来物种一旦放流,可能危害到有益种类,导致生态失衡或者引发病害。还有的市民随意购买,有的并未进行检验检疫,诸多原因导致放流后成活率不高,放流就失去了意义。
  为此,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与齐鲁晚报联合主办2014烟台市水生生物资源公益放流活动,首场活动将于10月12日在海昌渔人码头海边举行。现场除了放流外,还有有奖问答环节,同时还将发放相关宣传手册,引导市民正确放流。
  首场放流活动招募60个家庭免费参与,本次放流的鱼苗种类主要是黑鲷和黒鮶,约10万尾。名额有限,想要参与的市民一定要赶紧报名,报名电话18506381156。此外,公益放流活动还将安排第二场,地点定于栖霞长春湖,主要以放流鲢鱼为主。
   往年公益放流活动现场。 通讯员供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