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邮政局青阳支局投递员赵德联走偏山区的每个角落
不断攀登,甘当乡邮路上的“老黄牛”
2014年10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赵德联在分发报刊
      对工作认真负责
 自制投递路线图

  2007年,44岁的赵德联进入青阳邮政支局工作,在此前,他当过兵,在部队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道德模范;他还做过老师,从教13年被多次评为镇优秀教师和县先进工作者。迈进邮政大门后,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加重。
  赵德联把信件当做生命中的一部分。刚开始投递的路线是在山区,每天往返三十多里,村庄又多,给投递增加了不少困难。为尽快投入角色,赵德联一方面虚心向老邮递员请教;另一方面为尽快熟悉邮路,白天投递时铭记在心,晚上回来反复琢磨,最终绘制了一幅完整的投递路线图。图上有村庄、街道,以及所有的投递户住址等。这张图在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他及后来的投递员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投递任务。
  2008年冬天,送往山区某村的一封挂号信让赵德联犯了愁,加上漫天大雪、山路泥泞,赵德联吃力地骑着单车在村里转了一个多小时,身上、车上,沾满了泥巴和雪块。全村有五个人与收件人同名,赵德联几经打听,终于在漆黑的夜晚找到这封信的主人。归班的路上,由于天黑路滑,一不小心,赵德联连人带车跌进了路边的壕沟,幸亏路过的司机发现,才将该同志扶了上来,送到了局里。
  赵德联同志就是这样,走过迷朦的雨季,又走过炽热的夏日,走过丰硕的金秋,又走过刺骨的冬寒。不论刮风下雨,不论雪飘霜冻,他始终背着沉甸甸的希望,在蜿蜒的山道上不断攀登。
 对人热情和蔼
 做忠诚的使者

  赵德联原以为投递工作是一条最平凡的路,只要肯卖力气,就能干好,但是在以后的行程中,他才逐渐认识了这条路,必须需要“真诚、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干好。赵德联给自己提出要求:“做服务工作的就是要让用户百分之百满意”。
  赵德联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和用户交往的过程中,不管男女老少,赵德联都始终保持着热情和蔼的态度。2011年,青阳镇西董村的赵桂芝丈夫去世了,在外工作的子女经常给她邮点生活费,还有小物品什么的,但是来邮局取又不方便,赵德联每次都帮她取出来送到她手里,一直到现在都坚持帮助赵桂芝。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赵德联坚持了好多年。近年来,他又为留守老人义务存取款、交电话费、送包裹等,他把别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没有一句怨言。有些老人过意不去,非要请他吃饭,他都蜿蜒拒绝了。他所到之处都能听到群众的赞扬。2012年10月份,他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有身份证、大量的现金,他不为所动,主动归还了失主,赢得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一路助人一路歌
 成百姓的贴心人

  每年的八、九月份是高考学生录取通知书发出的时期,也是赵德联最忙的时候。这时学校正放暑假,考生不在学校,原本把通知书交给学校他就算完成了投递任务,可他知道,学子们“十年寒窗苦”等待的是什么。为了及时把录取通知书早日送到学生们的手中,赵德联放弃休息,到学校老师处打听通知书上考生的居住地址后,奔波几十里挨家挨户把录取通知书送到考生的手中。
  每年的母亲节,学生们都要给自己的母亲写封感谢信,赵德联不顾天气炎热,口干舌燥,将每封信当天送给每位母亲。
  这么多年来,赵德联始终没忘党性教育,他从来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这八年来,他几乎每天都为乡亲们捎东西。由于年岁大了,有时怕忘了,他就记在本子上,赵德联随身带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何年何月何日帮谁捎东西,垫付了多少钱,何时归还等等,内容大到帮用户捎钱汇款、办户口本、捎种子化肥,小到帮人修表,给小学生买本。
  这多年的付出是他真正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赵德联却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赵德联一直说,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会更加努力,在投递路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赵德联51岁,是邹平县邮政局青阳支局一名普通的投递员,参加邮政工作9年,每天往返三十多公里,每月送达信件、快递近千封,报纸2万余份。今年3月他获得全省“最美邮递员”提名奖,4月份又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活动中成功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候选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