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打造“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
2014年10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16日讯(记者 陈静 通讯员 孟庆超) 城乡劳动者从居住地30分钟之内可到达最近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或网点接受到面对面服务或信息化服务,这是莱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解决好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举措。16日,记者了解到莱芜市力争2018年实现城乡社区基本达到“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要求。
  莱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全市打造“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旨在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健全公共就业服务长效机制,以满足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城乡社区为主体,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让城乡劳动者从居住地三十分钟之内可到达最近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或网点接受到面对面服务或信息化服务,着力解决好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城乡劳动者不出社区便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更加高效、优质、全面的公共就业服务。
  据介绍,莱芜市人社部门将建立定期人力资源摸底调查制度,摸清掌握群众公共就业服务需求,建立专门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丰富完善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内容,以街道(乡镇)、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全面开展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推荐、创业服务、就业援助、就业失业登记等基础性公共就业服务项目。
  同时,莱芜市人社部门将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利用电子显示屏、自助服务机、就业服务网等平台,完善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功能,改革创新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手段,推广集信息采集、分类管理、服务对接、定制帮扶、汇总更新、评估跟进于一体的社区就业服务“六步工作法”,最大限度发挥“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的服务效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