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更趋理性,大V难再呼风唤雨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评论员观察 吴金彪 
  一年多来,或许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舆论发生了许多变化。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络大V,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那种凭一己之力即可煽动舆论、设置议题的情况,也基本见不到了。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官方应对舆论、化解危机的能力日渐成熟,社会公众看待公共事务、公共话题的心态也更加理性了。
  网络大V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伴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而兴起、成长起来的。之所以称其“大”,是因为他们都有着惊人的粉丝数量,动辄百万、千万的粉丝让很多传统媒体自叹不如。大V们的一句话往往可以引来成千上万条的转发和评论,甚至影响到人们现实中的行为。
  动辄“呼风唤雨”的结果是网络大V们走得太远,反而迷失了自己。比如网络大V“薛蛮子”,微博上拥有上千万的粉丝,常常以意见领袖自居,刚发表完讽刺上海法官嫖娼的微博,自己就去做嫖娼的勾当,如此自相矛盾的违法行为一旦暴露,粉丝“心凉”转向在所难免。其他诸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大V,为一己私利恶意传播谣言,更是透支了人们的信任。
  任何领域要想有效运行,都离不开秩序,个别网络大V的肆意妄为,恰恰是对这种秩序的破坏。从这一点来看,网络大V走下神坛是必然的。而针对其违法行为的整治,正是顺应了形势,加快了网络舆论环境净化的进程。
  与此相对应的是,伴随着网络大V走下神坛,被“点名”的各级政府却在不断成长,应对舆情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一年以来,随着各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从中央到地方,反腐持续发力,反“四风”成绩也不断公开并见诸媒体,人们突然发现,很多事儿已不再需要网络大V来做“传声筒”。看官员被查到中纪委网站就能获得第一手资料;一些舆论热点往往刚一出现,政府官方微博就会做出回应。
  在这种良性互动之中,公众对网络平台的运用、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越来越有理性,那种拉帮结派、叫阵约架式的争论,那种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极端表达,也渐渐没了市场。网络大V走下神坛,并不是说网络大V消失了,很多名人的粉丝量还是相当庞大的。只不过,舆论交流的渠道更畅通了,参与其中的人也变得更理性、更平和、更有主见了。这样的舆论环境显然更利于转型中的中国稳定前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