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门功夫“武”动海外
国外有数千人学武,外国弟子在意大利开办功夫学校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周永福老师(中)与他的学生徐学礼、于承惠合影。
  鸳鸯门第二代掌门姜周存教授。本报见习记者 刘飞跃 摄
   周永祥老师在练功。
     鸳鸯门创立于1992年,是武林中非常年轻的门派。虽然创立仅有20多年,但鸳鸯门的名声却响在外,国外现在已有第五代弟子。

  本报见习记者 刘飞跃      

  此鸳鸯非彼鸳鸯
  一提鸳鸯门,读者可能会问,鸳鸯门是不是1988年电影《无敌鸳鸯腿》中大战“黑沙掌”的鸳鸯腿?
  “我们叫鸳鸯门,不是鸳鸯腿,更不是鸳鸯拳。”面对记者的提问,鸳鸯门第二代掌门姜周存教授直率地说。
  姜教授介绍,本门派全称就是“鸳鸯门”,正式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距今仅有20多年的时间。而且鸳鸯门是潍坊人周永祥和周永福兄弟俩所创,是土生土长的带有山东特色的门派。
  姜教授称,鸳鸯雌雄偶居不离,鸳鸯门即取鸳鸯的寓意,鸳鸯分雌雄,雌雄即为阴阳。周永祥和周永福两位老师取“阴阳”变化之理创立鸳鸯门。鸳鸯门既能单练,又能对练。
  姜教授拿出了《周永祥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一书,兴致勃勃地说,两位恩师博采众长,集少林、形意、八卦、太极、螳螂、推手、擒拿、摔跤等之精华,独创鸳鸯门套路。
  此书介绍的鸳鸯门套路特点为,单分阴阳、阴阳合一,以母为本、本衍子生,沾连相随、不丢不顶,来叫顺送、引进落空,化中有打、打中有化,连消带打、处处可发,手无空出,腿无空回,变化莫测、招法奇特。
  姜教授是鸳鸯门的第二代掌门,对鸳鸯门的套路如数家珍,他拿“来叫顺送、引进落空”口诀来举例。“你朝我出手,看准了!”记者摆好架势后,迅速出拳,直击姜教授的前胸,姜教授顺手一拉,记者的胳膊已被顺势拉到姜教授的左肋骨处。
  “对方出拳后,其他门派的拳法可能是顶或是挡,但是鸳鸯门不讲究硬碰硬,而是借力打力,你以为我要挡,其实我是借力打力,这就是鸳鸯门的精髓。”姜教授说。
  姜教授介绍,以前鸳鸯门套路是七十余套,现在已经有一百余套,分为初级套路、中级套路和高级套路。
“神腿周”和“飞鞭周”
  近年来,姜教授一直致力于鸳鸯门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工作,关于两位恩师的传奇故事也从口口相传变为文字。其中两位恩师“神腿”和“飞鞭”的故事就被收录在《缅怀先师恩 情系鸳鸯门》一书中。
  周永祥对武术很是痴迷,年轻时便学会了形意拳、八卦掌、螳螂拳等功夫。在青岛国术馆深造期间,周永祥每天坚持练习武功。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的学员见周永祥练习如此刻苦,功力日渐精进,对其很是嫉妒。有一天,周永祥训练完后准备离开国术馆。此时,一位身高力大、平时打败不少对手的学员走过来,想与周永祥“切磋切磋”。周永祥抓住对方一个破绽,利用横打竖劈的窝心腿法,一下便将对方踢出很远,对方甘拜下风认输。
  此事不胫而走,后来又有不少人主动登门造访,要求与周永祥一比高下,他都以自己擅长的腿法战胜对手,从而在国术馆赢得“神腿周”的美名。
  而姜教授的另一位恩师周永福在青岛国术馆学习期间,也是每天最早一个进入训练场地,最晚一个离开。有时为了练好一个正确的姿势,他都要反复上百、上千次的练习来严格要求自己。由于他的刻苦训练和聪明好学,不仅各科成绩名列前茅,被选入摔跤示范班,而且获得了馆内摔跤“四小金刚”的美称。
  国术馆的深造,为周永福打下了扎实的武术根基。他还多次参加各种武术比赛,每次都获得好的名次。在一次武术比赛中,他的技艺如蛟龙出海,似猛虎下山,同时他还有撒手飞鞭的绝活,每每博得满堂喝彩,于是人们送他“飞鞭周”的雅号,他也因有此雅号而名气更大。
门派正在逐步壮大
  姜周存教授从1973年开始跟两位老师练习,距今已有40多年。现在姜教授接过了老师的衣钵,担任鸳鸯门第二代掌门。他说,虽然已经退休了,现在仍然从事着与武术有关的活动。除了整理门派的套路、歌诀和义务授徒外,2013年,姜教授还被公安部警卫局聘为警卫搏击训练教练。
  “鸳鸯门成立的时间很短,需要做的东西很多,但是对于入门弟子,我们还是非常正规,只有这样才能将门派逐渐发展壮大,刚开始就不按照门规来,那门派发展肯定不会长远。”姜教授说。
  为此,鸳鸯门专门制定了本门的门徽、习武八规、八戒、八字诀、荣辱诀和门歌。姜教授拿鸳鸯门习武八字诀举例子,这八字分别为德、酷、苦、恒、勤、巧、精和纯。他说,习武必须先立德,无德之人不传,武者要爱国惜民,遵纪守法,仁爱礼让,忠诚宽厚,尊师重道,弘扬正气。随后,他拿出一张拜师帖介绍,弟子入门需要拜先师,要在门徽前宣誓,恪守鸳鸯门的门规戒律。
  姜教授退休前在大学从事武术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他总结出技击规律的五最诀: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佳时机、最效方法和最好效果。
  除此之外,姜教授还修习了鸳鸯太极调息功。他说,20多年前是第一套,共9个动作。现在是第二套共18个动作,左右对称,衍生出36个动作。姜教授即兴地在记者面前打起了太极调息功,这套动作只需要6分钟时间便可完成。姜教授说,调息功简单易学,练养结合,通过伸展四肢和拉伸肌肉,可以调气、健身、治经络,对颈椎、腰椎非常好,非常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人练习。
墙内开花墙外香
  姜教授说,国内鸳鸯门已经发展到四代,弟子近300人,绝大多数是高校的教授、博士。现在姜教授所带的学生中就有十几个教授,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也有十几个。
  而在国外,姜教授说,现在已经有了第五代学生。目前练习鸳鸯门功夫的外国人有数千人之多,比国内的还要多。姜老师提到了一个得意的弟子,他叫卡菲(音译),是一名意大利的武术爱好者,从1993年开始跟着姜教授学拳,至今已经学了20多年。姜教授称,从学习鸳鸯门开始,卡菲就在意大利开办了欧洲鸳鸯门功夫学校,现在学生有二三百人,而且还开办了分校。提起弟子,姜老师很是高兴,说每年都会去意大利看这群学生,现在弟子们每天都练拳,鸳鸯门是山东土生土长的拳术,能够在欧洲开枝散叶,这些学生功不可没。
  姜教授说:“鸳鸯门至今未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申遗必须70年以上,鸳鸯门仅仅20多年,时间还达不到,现在正在筹办鸳鸯门功夫研究会。”姜教授称,两位老师创立鸳鸯门,就是想把毕生所学传于后代,让鸳鸯门武术代代相传,现在鸳鸯门弟子都是义务教拳,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鸳鸯门,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