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里放“狼烟”,胶州村民被拘
农机部门建议,无法处理的秸秆可堆到田边任其腐烂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20日讯(记者 刘震 通讯员 郭晓冬) 13日晚7点左右,胶州市胶东街道东草泊村一片收获完的玉米田里升起了浓浓的白烟,火借风势引燃了周边还没有收割的玉米。大火被随后赶来的街道综合执法中队扑灭,“罪魁祸首”毛某被治安拘留并罚款,毛某也成了胶州市因焚烧玉米秸秆被拘留的首位村民。
  据胶东街道执法中队队长周焕锦回忆,13日晚上7点左右,夜间值班巡查秸秆焚烧的执法人员巡查至白家屯管区东草泊村附近时,发现有村民正在点火焚烧秸秆,焚烧面积大约1亩。由于当时天气干燥,风势较大,白烟窜至十几米高,大火还引燃了周边未收割的玉米田。执法队员立即行动,在拍照取证的同时与派出所民警一起将火势控制住,随后找到了放火焚烧秸秆的东草泊村村民毛某。执法人员依据《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第25条及第39条对毛某进行了罚款,并对其治安拘留1天。
  据悉,焚烧玉米秸秆的现象常常屡禁不止。记者探访了解到,在种植玉米较多的胶东街道、胶西镇、九龙街道,很多玉米田都有焚烧过的痕迹,其中以小块玉米田居多。胶州市农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的玉米收割机可以把秸秆打得比较碎,农民耕地时可以把打碎的秸秆翻到地下作为肥料,但是大型耕地设备无法进入小块农田,所以一些村民才会将秸秆焚烧。“以前村民都把秸秆拉回家喂牲口或者当柴火,但是现在牲口少了,而且打碎的秸秆当柴火也不好用。”工作人员说,焚烧秸秆隐患非常大,不但会引起火灾,还会污染环境,所建议村民尽可能把无法处理的秸秆堆到田边任其腐烂。

六成火灾祸起秸秆焚烧
  近年来,因为焚烧秸秆引起的火灾占到火灾总数的60%以上,焚烧秸秆不仅有安全隐患,还会直接导致大气污染。焚烧秸秆时,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数量会明显升高,还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导致能见度大幅下降,直接影响道路、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