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遗憾没能见外公最后一面
27岁庞女士为照顾王荣娘俩作牺牲,自己觉得愧对亲人
2014年10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日照的爱心志愿者庞女士,义务照顾王荣娘俩已半个多月。 本报记者 彭彦伟 摄
     本报10月27日讯(记者 彭彦伟) 27日,在医院治疗了20天的王远仓回到家中。日照的爱心志愿者庞女士也可以回自己家,照顾自己的孩子和生意了。这半个多月庞女士起早贪黑,义务照顾王荣娘俩,请为她点赞,她真的很棒。
小王荣孝心
感动善心女士

  27日上午11点30分左右,王远仓回到家后,大家都围着三口人交谈时,爱心志愿者庞女士来到厨房,给王荣和贺晶明准备午饭。
  “前两天我外公去世,回家待了两天,回来发现厨房里有些乱。”庞女士说。看到锅里还有米饭,庞女士就给王荣做了一个蛋炒饭,“他挺喜欢吃这个。”庞女士说。
  庞女士今年27岁,自己做一点小生意,前几年加入日照爱心志愿者联合会。半个月前,王荣家的事情报道出来后,她跟随联合会去给王荣家送东西的时候,小王荣的悲惨遭遇和孝心,深深触动了她。
  “孩子太可怜了,让人心疼。”庞女士说。
主动照顾娘俩
没能见外公最后一面

  那天从王荣家走后,庞女士什么也没说,但在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决定。第二天上午8点左右,庞女士准时来到王荣家,负责照顾贺晶明。每天她要照顾贺晶明大小便,翻身、擦拭身体,同时还要给娘俩做饭。
  为了让俩人吃得更丰富,每天早晨去王荣家之前庞女士都会提前去超市买些菜,尽量不重样。这些日子,娘俩吃到了很久没吃到的水饺,吃到了之前从来未吃过的菜。“之前在家也就做个饭,这样照顾一个人还是第一次。”庞女士说。
  24日下午5点左右,庞女士还在王荣家忙碌着,突然接到母亲电话,说外公快不行了,让她赶紧回家。但由于离家太远,正值上下班时间堵车,她和母亲到家后外公已经过世了,对此母亲还把她训了一顿。
  “挺遗憾的,自己也感觉对不起外公,对不起母亲。”说到这里,庞女士眼眶还有些红。
回家打理自己生意
会经常回来看王荣

  半个多月来,庞女士和王荣娘俩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也愿意把内心的想法和庞女士交流。“以后我们去城里也有姨了。”在王荣心里,庞女士已经成为他们家庭中的一员。
  由于照顾娘俩,庞女士的生意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理,家里孩子也只能由亲戚帮着照顾。
  “王远仓出院了,我也可以收拾一下自己的生意了,但以后也会经常来看他们的。”庞女士说。
  对于庞女士,王荣一家也非常感激,对于庞女士的离开王荣还有些舍不得。

 记者手记 
爱心点燃生活的希望与梦想
  在住院治疗20天后,王远仓出院回家,王荣见到了父亲,贺晶明见到了丈夫。一家三口人抱头痛哭,感人而又让人安慰。我们为这一家人的不离不弃而感动,我们也为社会上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而安慰。
  从10月13日本报第一次刊登王荣一家的遭遇后,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王荣一家的关注,有送钱的,有送物的,还有愿意提供心理咨询的。甚至有位澳大利亚的华人也通过越洋电话表达相对王荣一家的资助。
  当一拨又一拨的爱心人士来到王荣家时,带来的不只是钱和物,更多的是让这个家庭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对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温情的关怀在成长道路上更为重要。
  当各种各样的物品堆满王荣家屋子时,在志愿者帮助下王荣把物品分成多个小袋,自己用不着吃不了的东西,王荣要分给同学们。我们看到了爱的延续,看到了感恩的表达。
  王远仓回家了,带着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怀,带着大家对他的期盼。期盼他能撑起这个家,期盼王荣能好好上学,大家都不求回报,只希望这个家庭能过得温馨,王荣能学业有成。
  在以后的路上,王荣一家或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家的爱心也能让他感觉生活的希望,希望不要出现精神被压垮的事情再次发生。王远仓加油,爱心加油,好人一生平安。
     本报记者 彭彦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