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医药史话连载(三)
2014年11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三、中药材的资源状况和种植
  博兴县按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及自然条件,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建国前,任何朝代,均无管理医药的官吏和机构,医药虽有所出,均为私家,以谋生和牟利为目的,用之则采,不用任其自生自灭,在群众中也流传“用之为宝,不用为草”的格言,加之本地人不习经营,交通闭塞,地产药材究竟有多少,无人考察,无有记载,仅在1937(民国21年)年续修的《博兴县志》记有15种。(包括薄荷、紫苏、小茴香、栝蒌、菖蒲、蓖麻子、益母草、车前子、茵陈、蒲公英、夏枯草、菟丝子、大蓟、小蓟、艾叶。)
  建国后,国营医药卫生机构相继建立,地产品种逐步流通全国各地,宝贵的药材资源才得以充分发掘、利用。我县在1956年收购全蝎达700余公斤,1957年收购地骨皮万余公斤,1964、1973年均因阴雨量较大,菟丝子旺长成实,收购量均超过七万多公斤。在1985年全国统一进行的药源普查中,县境所产主要品种为194个,其中储量在万公斤以上的有蒲黄、益母草、泽兰、蛇床子、苍耳子、扁蓄、刺蒺藜、车前子等。这些品种即构成了博兴县中药材的主产品种。
  为响应1958年医药工作“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政策,为拯救部分濒临灭绝的野生药源,当年,药材公司征地110亩,建立药材种植试验基地,组织及建立植药专业队,试验基地为专业队提供种植技术服务,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已近60多个品种在博境引种试种成功,如杜仲、山萸肉,几十年来一直为全国性重点紧缺品种,在1973年育苗成功1980年前后均有所产。再如沙苑子原产内蒙古及周边各省,七十年代全国紧缺,种子随黄河水漂流惠民地区破土生芽,被发现后变人工培植,博兴于1975年试种,1979年收入11.3万公斤,最高亩产到150公斤。店子乡东郑村当时被列为省级木本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品种包括薏米、菊花、双花、红花、连翘、小茴香、二丑、怀牛膝、生地、玄参、紫苏等),1973年,在推广东郑、椒园植药经验的基础上,又发展西孙、辛朱、耿郭、王文、高富、高家、冯吴、窝刘、西关等九处植药专业队,全县种植药材291亩,产量17570公斤。1975年种植面积340亩,产量5.12万公斤。1977年种植面积达460亩,总产达8.8万公斤,药材种植达到高峰。1980年植药专业队解散,各药材基地分到各农户经营,药材种植失去计划,后随着全国中药材市场的规模化和集中化,药市周边地区的中药材的大量种植以及受土地分产到户种植结构产业化的调整的影响,药材种植和收购逐步萎缩,1985年全县仅种植33亩,产中药材2500公斤,现在县区几乎没有中药材收购交易了。
      撰稿人:初茂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