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我带来写作动力
2014年12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和《今日运河》的故事征文6 
  作者:任广彬,39岁,济宁一家机械公司技术员。曾在《今日运河》发表过多篇读者评论,并因此成为多家报纸的业余评论员。 
  2010年,《今日运河》开办“竹竿巷”评论版。这是专门为济宁百姓“说事拉理”开辟的“自留地”,所刊发的评论全部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由于我一直对民生问题特别感兴趣,再加上平时喜欢写点东西,便也很快参与到其中。 
  2011年3月29日下午,我在济宁文化广场公交站牌等车,不经意间看到站牌上贴有一张公交线路图,灵光一现。当晚我就赶写了一篇短评,迫不及待地发到评论版邮箱。让我没想到的是两天后那篇不足150字的小评论见报了。极为负责的编辑还特地改加了更为贴切的标题——“公交站牌贴地图很体贴”。 
  记得当时评论版每周三四个版面,那几天,我起得格外早,有时连早餐都顾不上吃,像热恋中的年轻人赴约一样,风尘仆仆赶到离单位几里路的报摊上,为的就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读到当天的《今日运河》,看看自己的大作是否见报。如愿以偿后,那份喜不自禁的心情无以言表,甚至一天工作起来都格外带劲。
  粗略统计了下,自那篇短评发表后,半年时间,我竟在《今日运河》评论版发表了近20篇文章。有几篇还上了头条,另外还有近十篇评论被国内知名网站和纸媒转载。由于我的大名频繁上报,我由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字辈”一下成了公司的“大明星”,甚至还受到本地其他媒体的“特别关注”。就连千里之外的同学读到我的“大作”后还在电话要我请客呢。这也证明了《今日运河》的影响力之大,辐射面之广。 
  借助《今日运河》这个平台,经过《今日运河》编辑的悉心指导,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今日运河》是我文学的启蒙老师,在她的指引下,我的文章才能在全国各地报刊“遍地开花”。
  本报记者 孔令茹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