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 百家争鸣谈“新国十条”
2014年12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学习贯彻“新国十条”学者专家座谈会,保险业相关专家学者在会上各抒己见,从“新国十条”的内容分析、如何落实、对保险业的影响、对国计民生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保险定位提升到历史新高度
  会上,山东大学保险系教授于殿江和省保险协会会长陈进军的观点一致,认为“新国十条”将保险业提升到了历史新高度。于殿江表示,“新国十条”首次具体提及基本原则、再保险、保险中介、支持政策以及保险业的基础建设等内容,为保险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对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的定位更加明确。陈进军强调:“‘新国十条’是保险业的重大利好,而是否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关键还在于相关制度、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拓展了保险的服务功能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闫庆悦认为:“新国十条”拓展了保险服务,尤其是金融服务的功能。他认为有两点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第一是“新国十条”创新了保险资金运用方式,鼓励险资支持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设立医疗机构和投资公立医院,试点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等;第二,“新国十条”强化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金融功能。允许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刘素春表示,“新国十条”列出了完善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已经明确的配套政策,如健康保险税收政策、商业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养老服务设施、健康服务业用地等政策。结合目前的行业现状,她指出:“除了已明确的政策外,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去争取预期配套政策”。
  除了对保险业的关注,有的专家也将目光放在了政府及保险相关配套行业上。省协会原秘书长刘嘉瑜在会上提出,相对于2006年版的“原国十条”,“新国十条”更多的表述和强调了现代保险业在社会改革发展与社会治理相关领域的地位与作用,这既是对保险业的肯定,又更多地是对政府决策部门的要求,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时候,在完善社会治理方式方法时,把现代保险业作为一个重要方面、重要手段统筹考虑。
  会上也提出了对保险中介行业的一些思考。省保险中介协会会长宋执旺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保险中介的作用,积极推动在大型活动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政府采购、大型企业、系统性保险业务等领域,发挥保险中介在风险定价、防灾防损、风险顾问、损失评估、理赔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推动保险市场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财金记者季静静 通讯员尹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