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我一生的爱好
2014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自从上了中学以后,我就喜欢上了写作,常常为班报和校报写点稿,虽然名气不大,但发现有人在驻足阅读时,心中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上大学后不久,就当上了通讯员,课余时间为校刊写了不少通讯报道稿,且屡屡被采用,不断地激发着我的写稿兴致。大学毕业后,我服从组织分配走上了教育岗位,但喜欢写稿的初衷并未改变,仍然会寻找时机,给报刊写点文章,不过,因工作繁忙,受时间和精力所限,原先的兴趣爱好难以得到充分地施展。
  现在,我拥有了可供自己支配的充足时间。读报、写稿成了我每天雷打不动的大事。   《今日烟台》地方版创刊后,特别是“行走烟台”开版后,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已有20多篇小稿被该版编辑采用,让我这个“老烟台”,在传播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得以散发出点余热来。
  经常写稿,既奉献了社会,也愉悦了自己。
  福山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回想我在那里工作的十多年里,环境面貌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尤其是流经城区东部的夹河岸畔,留下的印象是破烂不堪,污水横流。想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再回到那里时,展现在眼前的竟是一派迷人的新气象。后来我就满怀激情地以《从南堤垂柳到河滨公园》为题,写了一篇小稿,该稿在“行走烟台”刊登后,立即有位往年住福山工作时的老同事打来电话,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其实我写这类文章的目的不是“怀旧”,而是借以引导青年朋友们更多地了解过去的落后状况,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祖国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
  天天读报,让我及时地填补大脑里容易被挤掉的空间,不断地充实精神养分,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坚持写稿,从选题、构思、起草到修改定稿,直至发稿见报,这里的每一个“小工程”都是生活乐趣之所在,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我还要继续走下去。
  芝罘读者 周子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