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大病救助能否再便捷些
2015年02月0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张璇近照。
委员声音
身患重大疾病求助于媒体和社会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身处医疗第一线的张璇对此深有感触,她希望济宁继续加强大病救助保障水平。
张璇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多年的临床经验,让她目睹不少贫困患者因治病而债台高筑,尔后又因为经济问题放弃了治愈的机会,非常可惜。“在神经内科,通过血管照影发现的早期脑动脉瘤患者越来越多,它就像是隐藏在脑部的‘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十分危险。要解除这一危险,就需要花费四五十万元装脑部支架。”张璇说,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在农村,青壮年干着活突然猝死,患者本身并没有高血压,很多都是因为动脉瘤。如果这类可治愈的疾病纳入大病救助目录,将会减少很多悲剧。
目前,大病救助病种扩展到20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及限额也在逐年增加。但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仍然无法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张璇希望,进一步完善、细化大病救助的机制。一方面,大病救助不限最高报销额度,而限定患者最高支付额度,比如说贫困家庭每年因大病支付的金额最高限定在5-10万元之内,具体金额由专家论证后决定,高于这个数就免费治疗。
另一方面,加强政府的牵头主导作用,设立专门救助机构,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如社会捐助、所在单位捐助,或是规定、鼓励单位设立职工大病救助保险资金,又或者从每年结余的新农合及医保资金中抽出一部分投入商业或人寿保险,作为大病救助的保障资金。
此外,重大疾病的救助需要更加便捷,张璇认为,可以建立大病救助评估委员会,在接到申请的3-7个工作日完成评估并进入实际救助程序。同时,每年公布大病救助的人员情况,鼓励社会监督,一旦发现问题严厉处置。
本报记者 李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