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
心怀群众冷暖提升百姓福祉
本报记者马辉贾凌煜
2015年0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济宁市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方位提升百姓福祉。心怀群众冷暖疾苦,多思群众所想所盼,多谋利民惠民之事,继续办好为民10件实事,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1
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师资双向交流更频繁
  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新改扩建城乡幼儿园60所、城区校舍17万平方米、农村校舍40万平方米。
  继续实施市区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新增办学规模110个班。扩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面,将全市农村中小学生全部纳入补助范围。
  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多种形式推进校长、教师城乡双向交流。扎实开展“康教结合”实验工作,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2
城乡社保体系: 居民基础养老金提至85元
  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动社保工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
  做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和采煤塌陷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持续提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5元,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救助最高报销额均提高到35万元。
3
医疗惠民: 建立中小学生查体制度
  实施妇幼健康科技惠民工程,建立在校中小学生健康查体制度。加强和规范乡镇卫生院管理,落实乡村医生待遇。实施新一轮中医药特色能力提升工程,满足多样化群众就医需求。年内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建成使用,市中医院新院区主体工程竣工。
4
住房保障: 年内改造棚户区4.95万户
  建立更加科学的住房保障体系。健全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制度,新建公租房3000套,改造棚户区4.95万户,完成省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审核、分配办法,探索推行租补分离,落实配套监管措施,强化动态跟踪管理,健全退出机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