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宋宝宁:
传统文化教育要润物无声
2015年0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宋宝宁。本报记者 晋森 摄
     “现在社会上逐渐形成国学热,这是好事,但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浮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山东省高级硬笔书法家,政协委员宋宝宁提交的8个提案中,有4个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关,他的关注点主要在中小学阶段,提出学习传统文化要拒绝浮躁,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修身养性。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现在社会风气比较浮躁,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显得有些浮躁。”宋宝宁说,传统文化更注重素质的培养,练习书法不一定就非要成为书法家,要的是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这种素质。
  另外,宋宝宁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中,老师非常关键。“例如毛笔、硬笔和粉笔是老师的必修课,但老师都做不好,怎么能指望孩子们做好?”宋宝宁说,现在一些老师的书写不规范,教给孩子们如何正确书写时,孩子们就迷惑了,“现在南池书院的张万强在做一个传统文化的‘百千万工程’,就是培训一百名传统文化的教师,走进一千所学校,出版赠送一万本书。我认为这个就做得挺好。”
  连任了两届的政协委员,宋宝宁累计提案数已有70余件,宋宝宁认为有担当和执着精神最为重要,“洸河路的第一座过街天桥的建设,我连续提了三年提案,最终建成了,这就很有成就感。”宋宝宁说,今年他的提案除了关注传统文化,还关注城区医院停车难、过街天桥的安全卫生等问题。
     本报记者 晋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