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887个村居配备民生代办员
操操心、跑跑腿,乡亲们得实惠
2014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代办’回来啦!”近日,每当陈正华骑着摩托车回到泉山村,乡亲们总是这样和他开着玩笑。陈正华是邹城市香城镇泉山村的民生代办员,先亲们有什么难事、急事,或需要到镇上盖章办手续等,都由他代劳“跑腿”,为村民办事撑起“绿色通道”。
  据了解,邹城市近年来推行“民生代办”制度,全市887个村(居)确定了民生代办员和民生代办室,实现民生代办“全覆盖”,深受群众欢迎。

来回跑一趟,村民的事就办好了
  清晨,山间仍薄雾笼罩,伴着一阵“呜呜”的摩托车引擎声,陈正华又开始了他紧张忙碌的一天。老陈这趟要到镇上办3件事,一是为村民陈仰峰家新生的小女儿办理证明手续;二是村民陈正业家的房子年久失修,需要申请旧房改造;三是为残疾村民王庆良办理《残疾证》。
  “老陈来啦!”刚进门,镇群众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热情地跟老陈打着招呼。自2012年4月陈正华当上民生代办员后,他隔三差五就要为了乡亲们的事情往镇里跑一趟。工作人员接过老陈整理好的材料开始审核,十几分钟后,3件事就都办好了。
  “你别看我办得这么快,那是因为来之前把所有材料按照标准审核过了。如果乡亲们自己来就麻烦多了,办事流程、需要什么材料、填写什么报表、找哪个部门都搞不清楚,有的得来回折腾好几趟。”老陈颇有成就感地说。

帮村民解忧,就图个心里头高兴
  在镇里办完事,老陈一刻也没停,连忙往回赶。回到村里,陈正业和王庆良家都没人,老陈又来到陈仰峰家,把办好的证明交给了他。喜得千金的陈仰峰夫妇一直把喜烟和喜糖往老陈口袋里塞,老陈一个劲地往外掏,最后只能被“逼”着吃了一块喜糖。
  “咱干工作其实就是为了群众,自己多操操心、跑跑腿就能给乡亲们带来实惠和方便,赢得他们的信任、尊重,还有什么事比这事更高兴的!”老陈吃着喜糖,脸上写满了喜悦。
  临近晚饭,下地干活的村民陆续回来了,老陈又拿着小资料包到街上转了起来,看看哪家有什么急事、难事,需要到镇里盖章、办手续等等。“老少爷们快出来啊,陈‘代办’来了!”乡亲们亲切地和老陈开着玩笑,不一会儿,老陈的资料包里又装了不少乡亲们送来的户口本、身份证、证明信等。晚上回到家,老陈戴着老花镜将代办事项逐一登记到册,又开始为明天的民生代办工作忙碌起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