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一中西校区高三数学教师韩邦平建议考生
每题定时训练,提高运算能力
2014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韩邦平,日照一中西校区高三文科数学备课组长,省高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本报记者 张萍               

  2014年高考日益临近,如何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数学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呢?本报特采访了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韩邦平老师,请他来为考生“出谋划策”。

  重视课本和基础知识
多维审视知识结构

  韩邦平说,课本是考试内容的载体,是命题的依据,也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有相当多的高考试题是对课本中基本题目稍作变形得来的,其用意就是引导学生抓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尤其是函数、导数、不等式、数列、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这些重点内容。
  韩邦平介绍,高考数学试题一直注重对思维方法的考查。他建议学生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在知识的深化过程中,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方法,而要自觉地将其前后联系,纵横比较、综合,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融汇代数、三角、立几、解几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
提高运算能力
多种方法灵活组合

  韩邦平介绍,高考数学历来重视运算能力,80%以上的分数都要通过运算得到。部分运算能力差的考生至今仍然没有对此有足够重视,而是将运算能力差完全归结于粗心,认为平时运算是浪费时间,寄希望于高考会有奇迹出现。“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运算是一种技能,必须从每一道题做起,坚持定时训练。要能够根据题设条件,合理运用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提高运算的准确性。要注意算理,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适当注意近似计算、估算、心算,提高运算速度。”
  韩邦平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要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来解题。解法的差异,速度的差异,正体现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
及时寻找错因
不固守落后做题方法

  “错误是最好的老师”,这是韩邦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反复对学生强调的。他说,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误,而这正是拓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契机。
  “这时候要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只有认真地追根溯源查找错因,教训才会深刻。”韩邦平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学习,多更新,不要固守自己熟悉但落后的方法习惯,要向老师学,向其他同学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做好解题后的反思,清理解题思路,寻求最佳解答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养成审题习惯
重要步骤不丢分

  好的习惯终生受益。韩邦平说高考的复习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平时要养成审题和书写规整的习惯,在解题时,重要步骤不能丢,丢步骤就等于丢分。考试中应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有时暂时放弃可能是最佳选择。
  韩邦平建议每位学生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仔细清理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的弱点,通过与数学教师交流,制定一个符合自己情况的复习计划,计划可大致与老师所讲内容同步,对自己学得不扎实的章节应予以更多关注。对老师强调的知识予以巩固,对作业与测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进行及时思考和解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