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在她心里
2014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0后之窗】
□孙悦
  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她,成长在老一辈的教育之中。她是家中唯一的小女孩,所有人都宠爱她。爷爷奶奶把她捧在手心里,喜爱但不溺爱。经历过旧社会和战争年代,更加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子子孙孙,要懂得惜福、感恩。
  三岁,她抱着一本《从小养成好习惯》读得不亦乐乎,那是奶奶买给她的。每天,她都嚷嚷着让奶奶给她讲解画册上的各种故事。“孩子,你看这幅图画,这是讲的古代孔融让梨的故事。那时的孔融比你现在大不了多少,但是他已经懂得自己挑选一个最小的梨,却把大梨留给哥哥。尊敬老人、孝敬长辈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是不是也要向他学习呢?我相信宝贝儿一定会做得比他还好呢。”她听得认真极了,高兴地回答道,“奶奶,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六岁,她颇爱听爷爷讲各种有趣的道理。爷爷说,写一手漂亮的好字会让你终生受用。于是她每天都会安静地坐上几个小时,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硬笔书法。爷爷告诉她,写字的过程就如同做人的过程,要毕恭毕敬,充满敬畏。要一笔一画,展示做人的精神。练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孩子,时间久了你就会明白,字如其人的道理。写字要刚柔并济,做人要顶天立地。能耐心地写好每一个中国字,成为一个优秀正直的人又有何难呢?”
  二十二岁,大学最后一年,爷爷突然病重。她心疼不已,天天守护在爷爷的病床前。一年多的时间,奶奶每天早出晚归,行走在医院和家之间。是那份五十多年的感情,给了奶奶足够的精神和力量支撑她夜以继日地陪伴、照料爷爷。她看着,心里酸痛,更对这份刻骨铭心的感情充满了敬意。爷爷躺在病床上,全家人都尽心尽力,哪怕有一丝希望都不会放弃。整整十五个月,爷爷最后还是走了。她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心碎的感觉。但是,她没有遗憾,因为她已倾尽所有的心血,陪爷爷走完了他人生中最后一程。也正是从那时起,她企盼着每个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越来越少。
  二十五岁,她践行着爷爷临终前自己许下的诺言。她陪伴照顾着奶奶,希望能让奶奶渐渐地走出爷爷离开后的阴霾。“孝”在她心里早已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她深刻地领悟到,老人就是家中的天德星,以德为根。此德,渗透在爷爷奶奶相濡以沫的感情之中,渗透在她的成长教育之中,渗透在家风的传承之中。公交车上,她一如既往地给老年人让座,只希望每一个老人都能被尊敬、被体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社会,美好,令人向往。
  孝之以德,于家,于国;家孝的传承,于子孙,于社会,于每一个人。而她,就是我。她的企盼就是我的企盼,她的梦想,也一定会是所有人的梦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