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今天是“中国国医节”吗
2014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月17日是第85个中国国医节,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历史沉淀的结晶。
  经过历朝历代传承,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得以延续。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不少人存在偏见,而对于中医传统节日——中国国医节更是鲜有人知道。专家感叹,中医文化必须要保护、传承。
  3月17日是第85个中国国医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中国国医节,绝大多数泰城市民表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真是头一回听说还有这么一个节日。”在泰安市中医医院病房楼里,来看病的陈女士说。
  “其实不光普通市民,一些医学院的学生都不一定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更别提知道它的来源了。”泰安市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王庆军告诉记者。
  另外,普通市民对于中医的认识也不全面。
  关于生病后看中医还是西医这个问题,在泰城一家学校做老师的马女士说,首先要看得了什么病,如果病情很急,她认为西医比较保险,如果是慢性病,她会选择中医调整身体。
  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
  对于治疗疾病不能单纯的认为是“信中”还是“信西”的问题,“两者应该优势互补,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最大程度的治愈或缓解病情。”王庆军告诉记者。
  今年25岁的小乔说,因为中药太苦,他从来没去看过中医。“我感觉西医没用再去试试中医比较好。”
  在临床中应该纠正老百姓认为的中医就是中草药的误区,《医学入门》中提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王庆军说,中医除了中草药治疗疾病外,针刺、刮痧、拔罐、艾灸、按摩等中医传统治疗手段的合理结合,更能够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放复”的特色发挥好,让老百姓切身体会到中医药“简、便、廉、效”的特点,真正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路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