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进校园社区传承中创新
2014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琴书源于明代中期鲁西南菏泽(古曹州)地区兴起的民间小曲,是菏泽乃至山东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品种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弘扬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瑰宝”的理念下,菏泽学院从2004年开始,确立了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办学特色的目标,将山东琴书纳入到音乐特色课程建设项目,构建了山东琴书传承的新模式。
  菏泽学院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改革山东琴书的传承模式。在对山东琴书传承体系的创新方面,引进山东琴书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率先将山东琴书纳入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促进琴书教学与研究。并立足现实生活创编一批优秀的新曲目,展现琴书艺术本体价值,拓宽传承教育空间。
  同时,建立“学院-院团-社会”三方传承实践合作联动机制,深入中小学、工厂、农村、社区开展琴书演出实践活动,推进山东琴书的健康发展和传承创新。
  菏泽学院2008年被批准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文化厅、教育厅科研课题立项9项,改编传统剧目5个,新创作剧目6个,演出达600余场次,培养优秀学生120余名。2011年,应邀参加台湾艺术大学55周年校庆,演出山东琴书《白蛇传》,深受各界喜爱。   本报记者 李德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