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所爱是读报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韩庆祥
我喜欢看报纸,每日读齐鲁晚报,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不可或缺。早上报纸到手,只是匆匆翻翻时事新闻和专题评论,走马观花地粗读这么多版面,也需要半个多小时。只要看到有兴趣的文章,就顺手抽出,存放案头精读。伏案精读也是我的一份享受,这时光,静下心来,斟上一杯香茗,细细品味着,分不出是作者的文采还是茶香,在阅读的滋润与舒展中,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读到好的文章,自己会情不自禁地击节赞叹。前几天有篇《易君左和他的“中华国山梦”》的文章,由于易君左名字奇,一下子让我想起来,他在民国时期,走到哪写到哪,游扬州,写了《闲话扬州》,因文中涉及花边风月,引起扬州人的讨伐,那段社会公案了结之后,有好事之人拿这事出上联“易君左《闲话扬州》,引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登报征集下联。(后来入选下联是“林子超主席国府,不愧国府主席,林子,超矣”)不料,读过周郢这上下两篇连载,才知道还有更奇的,是这位集报人、学者、作家为一身的奇才,还有一腔爱国激情。他早年留学东瀛,看到日本人以富士山为大和魂,让民众视若神明,其实富士山头的终年积雪如白头翁,是民族衰老之象征,又为火山之遗体。相比之下,泰山的满山飞瀑象征中华民族活力,山石巍峨象征民族气魄,他还写出定泰山为国山的八大理由。易君左的国山提案在1933年初发表,当时,面对日本军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步步紧逼,易君左和所有志士仁人一样,在国难当头时表现出义无反顾的责任与担当,我转而对他肃然起敬。
读报长知识,最近读孙葆元的文章,让我这土生土长的济南人顿感汗颜,虽然在中小学时就知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但却说不出对联的来历。由于此联刻在铁公祠门口,铁公祠是清朝皇帝为褒扬明朝抵抗燕王朱棣南下的铁铉所建,而对联的书法家是清朝的铁保,姓铁的历史人物本来就少,两位“姓铁”的凑巧都在铁公祠相遇,不少济南人也会同样混沌不开。读过孙文,还知道了对联作者刘凤浩的身世及这副名联背景,以后再陪同外地朋友到此游览,咱也能当个随身导游了。
打开《书坊》专栏,新书书目配着简介让人眼前一亮,展示了文史社科领域最新著作或研究成果。《书坊》还常常刊登书评或读书心得,如孟凡模先生的《阅读历史小说的快乐》,介绍了阅读《吕后与陈平》一书的收获,此书认为汉初功臣陈平晚年带头拨乱反正,历史功绩了不起,没有陈平诛吕安刘,哪会有后来的汉武帝。可是自司马迁之后,却很少有反映陈平的文学作品,作者为陈平打抱不平。不少读者,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再去为某个问题皓首穷经考证或寻古探幽,而齐鲁晚报的作者群体不乏学者型的教授或教授型的学者,他们挖掘的研究成果使读者受益匪浅。
我也赶时髦,会用微信,但心里头是把网络上的东西当做一片云彩,风儿吹来,飘走了。而报纸是我眼中的盆花,每天向我绽放新的花朵或绿叶,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我的所爱不在高山,也不在大泽,我的所爱就在报纸的字里行间。我是急性子,走路快,办事急,唯独等车啊排队啊不急,为什么?兜里随时备下需要精读的报纸,正读得入迷,那边车进站了,我反而嗔怪,嗨!真可惜,这篇佳作还没读完呢。
车站、码头排队的人里,如果你看到捻着一张报纸入迷的“报虫儿”,兴许,那就是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