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鬼芋头鲜嫩爽口  
2014年10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田长尧
  
  鬼芋头,是老黄县人餐桌上的小咸菜。有两种腌渍方法,一种将洗净的鬼芋头放酱缸中腌渍,需要一段发酵和品质转化时间。没腌渍好的鬼芋头有一种特别难食的味道,嚼之欲吐。而腌渍好的鬼芋头第一是清脆,不管时间多长,永远是清脆,永不软化发艮。还有一种腌渍方法,先将洗净的鬼芋头用盐水醃咸,其后捞出控干,用酱油、味精、糖、葱、姜等喂养一段时间。冬春时节,切上一盘咸鬼芋头片,淋上香油,就着喝稀饭、吃干粮极有滋味。鬼芋头,形奇七怪八,只能切片,如切丝难以规整成条。
  鬼芋头野生于沟边地角,也有人埋植自家院旮旯、墙角、阴暗处,不爱生长蔬菜和庄稼的“破地方”。秸秆、叶片、头花很似向日葵,但秸秆比向日葵细矮,叶片比向日葵小窄。头花是圆形的,周边有花瓣,花心似向日葵花心,不过小得多且没有瓜籽似的。鬼芋头生长于其根须,类似芋头,但外皮没毛,其形不圆,可称奇形怪状,一棵根部能长许多果实。秋天,人们铲掉鬼芋头秸秆,轻轻用铁铲翻挖土壤,在泥土中寻找鬼芋头。不管人们怎样细心翻挖,总是翻找不干净,第二年春天地里又会冒出一片鬼芋头苗,鬼额芋头只有收获没有栽种。
  鬼芋头,其名来历有两说:一说是鬼芋头形如鬼的额头,歪七曲八、头上长头,满身小额头,体也如鬼,故称“鬼额芋头”。二说是与鬼谷子有关,原称“鬼谷芋头”。老黄县人唤喊三个字人名时,喜欢将中间的字隐去,以“额”代之,“额”在这里是虚词,比如:黄县人喊“张老三”叫“张额三”,李光明叫“李额明”,鬼谷芋头即叫鬼额芋头。
  相传,两千多年前古黄县士乡出了个大方士,叫徐福,后东渡日本。徐福和云梦山鬼谷子大师交往甚密。徐福去云梦山,鬼谷子带他游剑秀峰、桃园峰、龙王峰、玉帝峰,观谷中琪花瑶草、喷香吐艳;眺仙鹤飞来翔往,梅鹿嚼草吻溪,松鼠树间穿跃,野兔草丛奔窜。龙王峰和剑秀峰相交的山阴绝壁上有一个天然溶洞,名曰水帘洞,因鬼谷先生隐居此洞,此洞亦称鬼谷洞。二人洞中饮酒谈天。徐福求教海中什么地方有长生不老药,鬼谷子先论海中十洲,又言长生不老药长于祖洲,食之死人即可复活起坐。徐福十分钦佩鬼谷大师,邀到东海一游。徐福为展其才华,对鬼谷子说:“原莱子国疆域,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水中游的,知其名、知其性、知其用。”二人海中浴,徐福把鱼鳖虾蟹蛤螺鲍参,说得入木三分。
  一天,徐福带鬼谷子游完莱子国故城去月主寺祭拜。深秋时节,满山五颜六色,鬼谷子被山窝中的一片黄花所吸引,这是鬼谷子从来没见过的植物,问徐福何花也?徐福说“转莲(向日葵)”,鬼谷拽下一顶花,手摸花心无瓜籽,言此非转莲也。顺手拔下一棵,根部有须,须上有小果,即用手扒挖,从土里挖出一个个奇形怪状的果心。徐福取一个果心咬了一口,脆生且苦涩,对鬼谷子说:“大师见谅,福说狂言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乃首次品咂之物,实不知其名其性其用。”鬼谷子咬一口边品边说:“此果虽苦涩微毒,但完全可以食用,是物皆有毒,无毒不为物。此果水浸盐渍可去毒食之。”二人挖取一堆,回士乡城水泡盐杀,食之虽尚存异味,但清脆甘甜,鲜嫩爽口,鬼谷子说:“若经醃发演化,其味更美。”徐福说:“此乃美食,又鬼谷大师发现,其与芋头同生于地下,属地果类,叫其鬼谷芋头吧!”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又加老黄县语言特点,鬼谷芋头变成鬼(额)芋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