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陷“人亡艺绝”困境
“德州跑驴”高难动作面临失传
2014年12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3日讯(记者 李榕) 日前,《城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出炉。记者了解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德州部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面临后继无人和资金不足的困境,面临失传危险。
  “德州跑驴”后继乏人的情况曾让“德州跑驴”第四代传承人任健颇为着急。目前“顺城社区跑驴队”约有50余名队员,多由退休职工组成,队员最年长的60多岁,最年轻的也已经50岁。新湖办事处顺城社区文艺队满主任坦言,因为年轻人很少参与,作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州跑驴”目前很多高难度动作面临失传。
  与德州跑驴、宁津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诸城派古琴第五代传人庞雨珠也在为后继乏人担忧。多年来,庞雨珠收教的弟子、传人已有150余人之多,但坚持下来的人少,佼佼者少之又少。让庞雨珠忧虑的是,徒弟们不可能把古琴作为专业去做。
  德州市文广新局相关工作人员坦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老龄化现象突出,传承难度较大又受限于经济压力,同时大部分年轻人缺乏学习兴趣,非遗传承处于“有人教无人学,有心学无人教”的两难境地。此外,一些重大项目传承因缺少资金扶持而面临断层,致使非遗的普查、发掘、整理、评审、保护、利用等工作很难顺利实施等。
  针对城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德州争取资金,通过制定项目保护规划、建设展览馆、编制文艺作品和乡土教材、扶持传承人收徒传艺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和开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